11月10日,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完成IPO上市,其发行价定于78美元,募资总额达到.34亿美元。
上市前其获得超过亿美元的融资,在短短4年内,Rivian吸金超过亿美元。
上市至今,Rivian的股价最高达到近美元,市值近亿美元。
当前即使其股价较高点已跌去1/3,Rivian近千亿美元的市值,仍比通用、福特等本土大车企高出一大截。
资本对Rivian高度看好,除了其户外、越野、耐造的车型定位在美国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外,在众多的造车新势力里面,Rivian的产品也展现出拔群的实力。
乘用车领域,Rivian的2款车型R1T和R1S在年发布。
这两年Rivian花了大量的功夫,通过一系列的视频展示这两款车在动力性能、操控、通过性、空间、续航以及智能化上的能力。
商用车领域,Rivian的EDV(电动送货车)更是赢得了亚马逊10万台的超大规模订单,目前已经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作为特斯拉之后,美国造车新势力中最亮的黑马,Rivian创始人、CEOR.J.Scaringe曾经在采访中揭示:「滑板式底盘是(Rivian)造车的核心。」
无独有偶,目前在所有造车公司中最神秘的苹果汽车,也有可能选用滑板式底盘作为造车的基础。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苹果分别与Canoo以及现代传出合作传闻:一度有媒体报道苹果有意收购Canoo,而与现代汽车的合作传闻,也聚焦于纯电平台E-GMP。
时下全球造车新势力中最热门的两个IP,在滑板式底盘上相遇了。
滑板式底盘到底是什么,滑板式底盘给新造车带来了什么,会让汽车的形态和能力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会如何改变汽车与出行的未来?
1、Rivian造车的核心:滑板式底盘
Rivian由R.J.Scaringe最早在年创办。
年,在酝酿了差不多10年之后,RivianR1T、R1S在洛杉矶车展发布,从此几乎一飞冲天——3年多时间,吸引了亚马逊、福特等百亿美元级的融资。
年,Rivian创始人、CEOR.J.Scaring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滑板式底盘是(公司)造车的核心。Rivian包括皮卡、SUV以及不少后续车型都是在一个通用平台的基础上打造的。
后来,我们看到Rivian向亚马逊交付的电动送货车,也是基于滑板式底盘打造的。
Scaringe进一步解释,滑板式底盘的核心是「将电池和驱动系统集成在一个底盘平台上,每个车轮都有独立的电机驱动,这样可以精准地控制车辆;底盘平台上还集成了制动、空气悬架以及热管理系统。整个滑板底盘同时是数字化的平台,也使得车辆能很容易地管理控制系统的数据,也为提供更高的信息安全保障。」
简单来说,滑板式底盘帮助Rivian实现了: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增加零部件的通用性以及减少了新车型开发的周期。
与特斯拉相比,特斯拉差不多平均3年推出新的产品:年开始交付ModelS、年交付ModelX、年交付Model3、年交付ModelY。
而Rivian的一款皮卡、一款SUV和一款商用车几乎是同时推进的。可以预见,晚来的Rivian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会比特斯拉更快一些。
这也部分解释了:Rivian在10月份实际上只交付了台R1T,但市值仍有千亿美元。
多路消息显示,Rivian已经开始向亚马逊批量交付商用的电动送货车。目前生产和产品打磨的压力,主要在商用的电动送货车上。
一旦电动送货车大规模交付,皮卡车型R1T和SUV车型R1S的交货也将很快跟上。
在亚马逊投资Rivian的同时,福特在年也以5亿美元注资Rivian。
根据当时的联合声明,福特曾计划基于Rivian的滑板式底盘平台打造林肯品牌的首款豪华纯电SUV。这款车将在Rivian诺玛工厂与其他车型共线生产。
不过,年福特取消了基于滑板底盘开发林肯车型的计划。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双方合作终止。
福特CEOJimFarley对此表示:福特仍然会思考基于这些技术或者平台,进行联合开发或者技术共享。
从Rivian身上,也不难看出滑板式底盘的好处:
1)高度的灵活性,皮卡、SUV以及厢式送货车都可以通用,并且没有因此损失了高性能等特性;
2)加快造车周期,让快速、小批量地造车成为可能。
2、滑板式底盘,苹果造车的选择?
在Rivian筹划IPO和交付的这年里,关于苹果造车的更多消息浮出了水面。目前大部分信息倾向认为,苹果将在年推出苹果汽车。
据外媒theverge报道,苹果曾在年上半年与Canoo高层会面,商讨了关于合作、投资、收购等在内的多重可能性。
Canoo造车的技术平台与Rivian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是滑板式的底盘平台。其已亮相的车型也包括3款:
1)一款类似MPV的LifestyleVehicle;
2)一款多用途送货车Multi-purposeDeliveryVehicle;
3)以及一款皮卡PickupTruck。
Canoo滑板式的平台,最大的特点是释放了座舱设计的可能性。因为转向、制动都可以通过电信号来控制,不需要机械的硬连接,所以驾驶座可以放在底盘上的任意位置。
这种方式使得车辆真正变成了一个「移动的空间」。与之类似,今年2月有传闻称,苹果将与现代汽车基于E-GMP平台合作开发第一款苹果汽车,不过后来现代汽车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
尽管最终没有采用Canoo的滑板式底盘平台,或者现代的E-GMP平台,关于苹果造车有2条几乎可以确定的信息:
1)第一,高度自动驾驶能力,甚至是完全无人驾驶能力。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的电动汽车将不安装方向盘和踏板。
2)第二,重塑座舱体验。因为具备无人驾驶,不需要方向盘和踏板,其车内内饰专为无人驾驶设计,乘客甚至可以面对面坐在车的两侧。
一部分业内观点认为,滑板式底盘特别适合于互联网造车:
第一是将互联网所不擅长的机械部分全部打包搞定,加快了造车的周期;第二是互联网公司有很大的自由度来重新设计座舱,通过他们擅长的软件和服务来重塑座舱体验。
按照核心理念与量产时间表来讲,Rivian造的是今天的车,Canoo造的是明天的车,苹果造的是后天的车。
3、汽车的进化趋势:车轮上的智能移动空间
自动驾驶带来了汽车驾乘体验的全面刷新,汽车将变成车轮上的移动空间,是新一代造车企业与传统车企重要的差异竞争点。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与模块化的底盘平台等,都是打造这个全新移动空间的若干拼图。
据彭博社的报道,基于无人驾驶技术,苹果要推出的车与传统车辆形态不同,没有方向盘、踏板等传统的机械部件,乘客可以面对面坐在车辆的两侧。
车内座椅可以像家里面的沙发一样,布局成L型或者U型,甚至圆型,这完全打破传统汽车以往的内部布局。
我们甚至想象,里面可以布置成为一家私人影院、麻将室、健身房、办公室等,因为不需要开车,所以乘客在车内几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实际上,丰田在年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概念。年,丰田在CES上发布e-Palette车型平台。
这个平台集电动化、智能化与共享化为一体。它的底盘是高度模块化的,上部的座舱可以设计成移动商店、图书馆、健身房、无人配送车等等。
年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十几辆e-Palette穿梭于东京的奥运村,服务于运动员及赛事相关人员的出行。
丰田e-Palette概念与苹果造车有一些相似性,但丰田更加聚焦于商用移动空间领域,苹果则要在乘用车上把智能移动空间做到极致。
中国也不乏这类新兴造车理念的同行者,比如起源于美国硅谷的PIXMoving。
今年11月,PIXMoving刚刚推出第二代滑板式底盘——Ultra-Skateboard超级底盘2.0。
这套底盘也是集成了控制系统、转向系统等主要的功能结构,在不同尺寸的车型之间形成零部件共享,同时为座舱提供了一个完整平滑的底盘平台。
这套滑板式底盘,可以提供「软件定义」接口,支持PIXMoving快速、低成本造车。同时还可以把接口开源给第三方平台打造各类车型,包括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
模块化架构支持车辆舱体和底盘分别进行开发,成本更低,硬件兼容性更强,不同底盘间可以实现60-70%的核心零部件复用。
据悉,PIXMoving首款载人量产车型Robobus,就是基于第二代打造的。
Robobus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将在3-6个月后启动量产。据PIX披露,其已获得来自全球的数百台意向订单。
PIXMovig打造的无人驾驶小巴
目前,PIXMoving以滑板式底盘为基础,为全球客户打造了不同类型的车辆,覆盖专用车、商用车等场景。
官方披露,其滑板式底盘以及整车已经进入到「德国、瑞士、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捷克、韩国、新加坡」等全球近20个国家,涉及28种场景。
除此之外,百度在今年8月发布的Apollo第二代自动驾驶小巴阿波龙Ⅱ,同样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的移动空间,面向公共出行、移动警务等场景提供定制化的智能移动服务。
同年10月,还有欧洲车企雪铁龙发布了滑板概念车CITROENSKATE,在底盘平台上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场景,搭载不同的车身。
这款雪铁龙底盘长为2.6米,宽1.6米,高达0.5米,负责提供运输动力。与这个底盘配套,雪铁龙推出了3款车身:一个是移动酒店;一个是移动健身房;还有一款致力于提供城市服务。
从全球范围来看,不管是雪铁龙、丰田e-Palette等传统主机厂,还是苹果、百度以及PIXMoving等新兴造车势力,都在推动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的演进。
在汽车行业,针对通用模块化技术的研发投入已久。从丰田的TNGA、大众的MEB,到沃尔沃SPA、吉利的CMA等,模块化的平台架构是汽车行业的一项隗宝。
而以Rivian、Canooo、PIXMoving等为代表研发的滑板式底盘平台,正将模块化的理念推向一种新的极致,从而为造车打开了更多的可能。
回头看中国有没有Rivian?
如果单纯从Rivian产品定位来讲,由于中国对皮卡车型的限制,国内皮卡市场与美国差一个数量级,因此也难以出现与Rivian体量相当的同类汽车品牌。
但滑板式底盘的理念与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成为未来的智能移动空间的基础,实现「人」与「空间服务」的双向移动,可能是开启下一代汽车与商业空间市场的一扇大门。
车辆将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一个个可移动的空间,用户在通勤的路上可以办公、娱乐、健身等,而不是被动、无聊地等待到达目的地。
比如,爱睡懒觉的女孩子,可以在上班的路上化一个美美的淡妆;下班的时候,看一部心仪已久的电影或者喝一杯咖啡。
空间服务同样可以移动。
比如中午在办公室楼下,就可以呼叫一辆餐车来提供餐饮服务;想喝咖啡,可以叫一辆星巴克的服务车。
移动出行与新零售,将撬动2个万亿级的市场。中国版Rivian,造的不是皮卡。移动空间,或许具有广阔的商业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