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邓丹
年8月,高新区、开发区多集中在沿海时,地处西部内陆的自贡立到了潮头。计划经济时代“川C”的车牌曾让自贡人感到自豪,但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自贡的工业经济逐渐被赶超,自贡这座老工业城市必须转型、寻找出路,当时规划面积6.42平方公里的自贡高新区,成为寻找突破的改革“试验田”。自此,盐都大地上,频频发出突破藩篱、拔节而起的“成长之声”。
宜居宜业宜品的自贡高新区
从年“开发汇东”的“第一次创业”,到年“经营南湖开发板仓”的“第二次创业”,再到如今“着力围绕高和新,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的“第三次创业”……26年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不甘示弱、不愿落后的高新人,用转型之思,破转型之冰,寻转型之路,谋转型之策,一次次勇立潮头,让这片“试验田”结出了“创新发展”的硕果。
自贡既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又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城市。自贡高新区坐落在自贡市的东南面,不沿边、不沿海,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如何进一步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板仓工业园区
科技创新”,这是自贡高新区给出的答案,也是其发展的立身之本。
26岁的高新区,如今有了新目标——自贡市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支持自贡高新区突出“高”和“新”,建设超千亿研发智造型园区,打造全市经济增长主引擎。
年,清华博士吴佳晔在日本某大型企业工作多年后准备回国创业,带着处于科技前沿的“冲击弹性波技术”,他并没选择科研和创业环境更优的北上广地区,而是选择在家乡自贡进行创业起步,企业创立之初就入驻自贡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进行孵化。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经过三年孵化,吴佳晔和团队成功研发出“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样机并进行商产——该机器能通过无损技术对大型土木工程进行检测,俗称工程检测的“”彩超和CT””。如今,该产品已形成业内标杆性产品。
近年来,像这样通过科技创新的新产业、新项目、新产品,在自贡高新区不断涌现。
“春笋”遍地,难离“沃土良田”。深改革、强主体、建高地、促转化、助产业、兴人才。——言简意赅的18个字已成为自贡高新区的澎湃创新动力!
11月8日,川南创新创业中心在自贡市高新区南岸科技新区正式成立,在其周边即将规划建设“五院一所一中心”(即晨光院、碳研院、远建设计院、轻工院、规划院,捷克飞机研发所,配套服务中心),是自贡高新区最具发展潜力、最富发展活动的区域,建设面积平方米,可同时入驻孵化企业余户,拥有良好的环境和一流的设施设备,专业规范的管理将为自贡市乃至川南地区创新创业工作再创新高添翼加速。
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
截至目前,自贡高新区拥有川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首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35个。年,自贡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全年申请专利超件,居全市第一。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中率先完成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科学设置精简高效的内设机构,推行全员聘任和岗位管理,建立健全高效灵活的用人机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