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捷克 >> 捷克车标 >> 正文 >> 正文

有助于深度沟通的几个习惯群主必备

来源:捷克 时间:2025/3/16

沟通本质是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它需要“接口”匹配,才能减少信息转换损失,提高沟通效率。所以,要想提高效率,需要制定“接口的规格”,并严格遵守之。

在人类,语言就是接口规则的一部分,如果想要更高的沟通效率,还需要制定更详备的沟通细则,并遵守的制定的规则。

有没有人类通用的这种沟通规则呢?

到目前为止,虽然英语比较强势,但是还没有达到“世界语言”的程度,也就是说,人类的沟通没有一个标准规则。

尽管如此,对于多人沟通来说,还是有规则的,一般重要大会,都会约定一些规则典型的,如联合国大会。

这些规则被称为通用议事规则。它是由一位美国人罗伯特李将军,把人类的这些沟通经验总结起来,并不断的被实践,认为这是好的沟通方式。所以,就把它称为通用议事规则。

全体沟通,对沟通规则的要求非常的高,这不是普通人需要掌握的,因为普通人很少参加大型会议。

那么,不需要那么高的沟通效率,也不需要那么复杂的沟通规则,有没有?当然也有。像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维尔的《哈维尔对话守则》,还有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奥卡姆修士提出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剃刀网友的写的《辩论七律》,罗素《自由思想十诫》中思想交流原则,等等。可是,这些沟通规则并不广为人知。

下面是作者文子提议如下沟通十条:

遵守日程:提前做好计划,把所有要沟通的事项,事先列好,形成日程。先达成一定共识,再约定见面时间、地点、人员和场所。并按照提前商讨好的顺序讨论。切题:一个话题一个话题的讨论(一时一件),不要着急,不要一下推出很多话题来。(包括不谈三观,不要人身攻击、不质疑他人动机、不扣帽子,不敲杠子,不套袋子。)句式平和、用词精准:用词精准,主、谓、宾语明确,定语要有准确合适的范围,尽量减少歧义,数量词尽量使用常用的标准词汇,比如3米、25美元等。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要沟通句式。不要用“国家”、美国、民主、人民、平等等没有确切意义的“大”词。而是要用精确且准确的词汇。无论词语的内涵还是外延,还是范围和方向,都要非常的精准,最好是进行数字化,且能够精确定义的词汇来沟通。如果不得不增加新的词汇,在对方质疑的时候,能够给出[增加新词汇]的理由。“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说理尽量不用比喻,除非得到对方的允许,才可以用比喻和类比。不讨论假设的问题。除非它有确定的可能性,否则的话,不要在假设上面浪费时间。从个人视角出发,以目的为导向。以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为导向,重点沟通实现方法。只说自己知道的,并介绍自己怎么知道的,不要说“道听途说”的内容。也不要对自己的信息重复说。信守承诺。及时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确定后不再反悔。已经讨论过的话题就不可以再讨论(一事一议)。严格遵守讨论的程序和讨论的规则。尊重客观规律(主观服从客观)。分清事实还是观点。经济核算上、逻辑上或者其他客观规律上,若能证明此事不可行,就不必讨论了。遵从现有工具的特点。不要轻易否定电子工具等先进手段。能用电脑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人脑了。按约定程序沟通:多人沟通,每人发言都要限时限次。按约定程序结束:两人沟通,任意一方有权终止讨论(如无提前约定)。遵从自愿原则,彼此不要勉强。多人沟通,要按日程(事先)约定的方式,方可结束沟通。

(完)

总结:

会前有计划,会中要切题;

目标为导向,服从客观律;

用语要平和,用词要精准;

共识要记录,会后要守诺。

——文子(罗伯特议事规则、奥地利经济学、安·兰德哲学)原创于-04-09

相关文章/内容推荐:

附1:

捷克知识分子哈维尔等人制定8条《对话守则》:

1.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2.不做人身攻击。3.保持主题。4.辩论时要用证据。5.不要坚持错误不改。6.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7.对话要有记录。8.尽量理解对方。

附2:

罗素《自由思想十诫》中就朋友之间思想交流提出几项原则:

1、即使真理并不令你愉快,也要选择服膺真理。 2、凡事不要抱绝对肯定的态度。有一点开放的态度总是好的。 3、不要因为反感一个人而不管他在讲什么都认定他在撒谎或者诡辩。 4、不要盲目崇拜任何权威,也不要盲目蔑视他人的智力。 5、有人与你意见相左时,应该讲道理,而不是企图用谩骂去征服他们——即使他们是你认为软弱可欺的人。

附3:

非暴力沟通的链接。非暴力沟通目录及小评

附4:

《辩论七律》摘要:

1、有“证伪性”才有意义2、“无”不需要证明3、肯定性指控拿证据,否定性指控有界线4、慎用排除法5、相关未必是因果关系6、非此未必即彼7、证人证词不能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