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文/王天德秦富梁刘军)飞机降落满洲里西郊机场,捧着哈达迎接亲朋的姑娘、随处可见的套娃元素、中俄蒙三语标识……边疆异域风情扑面而来,“东亚之窗”美誉名不虚传。
年,满洲里西郊机场年运送旅客首次突破50万人次,是全球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以下机场中唯一获得斯凯特拉克斯公司(SkyTrax)四星认证的机场。
出入境人数持续上扬,是一个人口30万、总面积平方公里的中俄蒙三国交界的边疆小城,以中国“一带一路”向北开放桥头堡的崭新形象屹立的缩影。
年左右的满洲里火车站;下图:年7月15日拍摄的满洲里火车站。(资料图片)
从游牧小镇到国际贸易城
从年至今,满洲里这个边境口岸城市已有百余年历史。当年,随着东清铁路修到满洲里,设立一座小火车站,并开始在火车站周围建城,满洲里才慢慢发展起来。
满洲里口岸委副主任帅振莲向记者介绍,开埠前,满洲里是中国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的放牧地。开埠后百年中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满洲里被形容为“一个公园两只猴、一支香烟走到头”“五条街四个厅、一个喇叭大家听”。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满洲里腾飞插上翅膀。满洲里退休干部王智斌说,当时,满洲里一下子来了不少南方人,他们挑着担子,有卖眼镜的,也有弹棉花、做木工等手艺活的,开始了边地创业。
“满洲里的历史节点出现在年,”满洲里退休干部王铁樵回忆说,“那一年,满洲里被国家设立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试验区,满洲里打开国门,实现边境贸易‘零突破’。满洲里与俄罗斯口岸后贝加尔斯克双方的代表团在超常规情况下实现了第一次‘互访’。”
在王智斌看来,年对于满洲里来说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满洲里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仿佛一夜之间,满洲里的发展像是装上了发动机,一天一个变化。外地客商、外市政府办事处、俄罗斯“背包客”如雨后春笋,人流带来的物流、资金流推动着满洲里飞速发展。
低矮的木刻棱、石头房被高耸的欧式建筑大楼代替,曾经暗淡、寂静的满洲里逐渐变成了靓丽、缤纷的不夜城。多年来,满洲里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陆地口岸——口岸基础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完善,集散能力强,铁路、公路、空运立体交通同国内国外联网,四通八达。
年,满洲里口岸货运量完成万吨,增长2%,口岸出入境万人次,增长17.1%。
在满洲里国际公路口岸,记者看到悬挂着“TIR”标识的货柜车正在接受查验。这批重达36吨的出口蔬菜从山东寿光起运抵达满洲里公路口岸,在海关的监管下顺利出境。货柜车将横穿俄罗斯腹地,9天左右终抵新西伯利亚,运输全程公里。
TIR是国际道路运输组织的缩写。加入TIR公约后,自起运国海关到目的地国海关的过程中,所有过境国的海关都不对货物进行任何检查,企业也无需缴纳巨额的过境担保金。
“年4月,海关总署指定包括满洲里公路口岸在内的六个口岸成为首批开放接受TIR运输的口岸,”满洲里边检站参谋长王涛说,“全力打造国际物流黄金节点,是满洲里口岸近两年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实施海关改革的举措之一。”
年9月,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首列“苏满欧”国际集装箱班列顺利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总出境线路有32条,总进境线路有16条,货源地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带、华南、中南、西南等地区,涵盖苏州、大连、长沙、广州等60余个城市,货物出口至俄罗斯、波兰、捷克、德国、荷兰、拉脱维亚、比利时等13个欧洲国家的28个城市。
今年上半年,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共开行列,同比增长15.3%,货值34.21亿美元,同比增长25.5%。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向北开放战略,满洲里以国际贸易、旅游业为主导,口岸加工业和能源工业为支撑的口岸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成为闻名欧亚的国际贸易城。
从“眼看手摸”到“电子口岸”
塞外大口岸,北国第一门。
王涛介绍说,上世纪50年代,满洲里边检站建成初期,“三顶帐篷一口锅,融化冰雪就干馍,风里雨里守国门,骆驼飞马去巡逻”是国门卫士的工作状态。
曾经,在满洲里国门执勤的官兵记下了这样一组数字:每24小时检查货运列车30列次、车厢多节,平均一小时就查车一次,每天检查出入境货物近4万吨。战士登车、钻车、撬车检查,每年要穿破胶鞋、大头鞋七八双,磨损手套十几副。
然而,边检设施的相对落后和通关效率较为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口岸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满洲里边检站适应国家政策需要,开启了边检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化,传统的眼看手检、栏杆围网、岗哨林立的执勤方法也向现代化、数字化、电子化转变。
年,满洲里边检站对客运列车查验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将沿用几十年的登车验证、车下复验盖章、上车返还护照的“三步查验法”改为车上一次性完成所有验证程序模式,每趟列车的平均查验时间由分钟缩短至60分钟。
年以来,满洲里边检站根据形势发展,全面打造数字化边检工作平台,升级改造监控系统,增设监控镜头,新建双位智能验证台,安装智能验章柜,引入生物信息采集设备等,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满洲里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全力建设“电子口岸”。年,满洲里口岸在全国首家推广“单一窗口”通关模式,通过一个窗口办理所有进出口业务,通关效率极大提升。
“两名干部、三名战士为班列检查组,一名干部负责证件查验,四名战士负责车体检查……”在满洲里铁路口岸,记者看到满洲里边防检查站铁路执勤业务教导员杜玉宁得到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次出境的报关信息,正组织安排勤务到现场迎候列车。
备案信息显示,次列车驾驶员王然已经第28次驾驶班列出境,所驾驶班列从未发生任何问题,被边检站评为“诚信班列”,随到随检,个别抽查,高效通关。
这辆由江苏苏州始发、装有46个集装箱吨货物的货运班列驶入满洲里铁路货运口岸不到15分钟,边检站官兵就完成了出境检查工作。
据了解,如今,满洲里检查一列国际客运列车由两小时降到了40分钟,检查一辆货运列车由50分钟降到10分钟,检查一辆货运汽车由15分钟降到了2分钟。
查验效率提高,“中欧班列”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有利运输保障,使中俄农业合作实现快速发展,中国农产品也走俏俄罗斯市场。满洲里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满洲里口岸出口水果和蔬菜共计12.47亿元人民币,俄罗斯远东80%的蔬菜水果都来自该口岸,满洲里已成为俄罗斯居民的“菜篮子”。
从与邻为伴到民心相通
在“门”字形庄严伟岸的满洲里国门瞭望厅里,可以一边眺望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市的自然风光,一边欣赏满洲里现代化都市的无穷魅力。
门两边的世界并非泾渭分明。近年来,满洲里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持续投入到中俄互市贸易区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
在满洲里的大街小巷,各类富有特色的俄罗斯餐厅人气火爆,独特的“俄罗斯味道”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前来体验。
满洲里市外事处边境科科长闫世军介绍,年,被国家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以后,满洲里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地区的友好交往和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对外联络关系已经通过西伯利亚延伸至欧洲腹地。
满洲里市与蒙古国乔巴山市在年就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10多年来,两市的政府、民间团体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据了解,在医疗领域,蒙古国医生到满洲里来巡诊,中国医生到蒙古国巡诊,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在文化领域,文化团体不断加深往来,相互举办文艺专场演出。
近年来,满洲里不断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地区的旅游交流合作,“友谊·和平·年轻的使者”中俄青少年夏令营、中俄“满洲里—西伯利亚号”跨境旅游专列、“茶叶之路—和平之旅”中俄蒙环线自驾游等活动蓬勃开展。中俄蒙三方共同举办了17届旅游节、19届冰雪节和14届美丽使者国际大赛等,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满洲里作为口岸城市,让中俄蒙三国客商在此聚集,三国特色产品在此汇聚,在贸易互通、信息互通、民心相通方面起到了枢纽作用。”满洲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长春日前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使满洲里市欧亚陆路大通道上的重要枢纽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点作用日益彰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