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为惨烈的灾难,全球范围内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超过万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各国军民在战争期间伤亡接近一亿人,造成了约5万多亿美元经济损失。
人们通常认为战争是以德、日、意三个轴心国以及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美、苏、英、中等为首的反法西斯阵营为另一方的两大阵营政治对峙的必然结果,这其实是一种错误印象。事实上,从二战前夕直至战争结束,世界各主要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其中尤以德国的外交战略转变最为剧烈,造成的影响最为深远。本文就让我们站在德国的视角上一同梳理二战前后德国战略外交的发展脉络吧。
战前德国的地缘设想
一战结束以后,以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对德国颇为苛刻的《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建立。战后欧洲学者纷纷在新的国际秩序下,对各国地缘环境和大国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大胆预测,而德国学者卡尔·豪斯霍费尔针对本国的地缘困境提出了“轴心国”和“四大泛区”,即通过对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人文等因素的综合考量,他认为美国、德国、苏联和日本具备确保自身物质自给自足,同时将影响力辐射周边的能力。故而在豪斯霍费尔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格局是由这四个“轴心国”分别主导的“四大泛区”。
此时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国以及另一个殖民大国法国,被德国普遍认为在衰落之路上越走越远,因而豪斯霍费尔主张德国英国抛下成见,与苏联联手组成陆地联盟,共同肢解英法、瓜分亚欧大陆。同时必须将美国排挤和孤立于南北美洲范围之类,这就必须得到日本的支持,利用日本在西太平洋的海军力量和政治影响力牵制美国。如此以来,欧洲以及非洲将成为由德国主导的泛德区,东欧、西南亚和内亚成为由苏联主导的泛苏区,东亚、东南亚以及澳洲则成为由日本主导的泛日区,剩下的南北美洲则成为由美国主导的泛美区。
四大泛区的战略构想是建立在一战以后美苏日渐崛起,德国的战略权重逐渐增强的背景之下的。魏玛共和国期间,德国著名的“传奇外长”施特雷泽曼基本上就是按照豪斯霍费尔的理论制定具体的外交方略的。经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外交手法和对时机的捕捉,德国一方面借助英美势力和平解决了鲁尔危机(因苏德接近和战后赔偿问题,法比联军出兵德国鲁尔工业区,并要求永久占据鲁尔区和莱茵区),另一方面获得了美国和苏联分别在经济层面和军事层面的支持,加快了德意志复兴的步伐。
啤酒馆暴动与暴民政治
施特雷泽曼担任德国外长之时,一方面通过与美国共同制定的“道威斯计划”和“扬格计划”获得了大量贷款和更有利的赔款方案,另一方面又通过签署《苏德友好中立条约》和《洛迦诺公约》而得以在推卸掉共同对付苏联的负担之下重返国联。经过六年的开拓,施特雷泽曼为新德国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外交天地和地缘环境。然而德意志作为一个民族,虽然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但它成为现代国家的时日还是太短、太过年轻。从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到魏玛共和国,不过刚刚半个世纪的时间,这样的一个国家不论是对内治理还是对外处于国际关系的经验都是非常匮乏的。
施特雷泽曼趋势与年10月,恰在这个月美国发生股市危机,并迅速成为席卷整个西方的经济大萧条,严重冲击了德国社会。很快伴随着民众对凡尔赛体系的愤恨,以及对魏玛政府“软弱”外交政策的不满,希特勒和纳粹党徒成功煽动民众情绪,并通过选举方式走上德国权力的巅峰。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希特勒并未完全清楚自己的演说煽动能力,反而企图复制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的模式。于是在鲁尔危机中,希特勒展开了自己的首次政治常识,发动了“啤酒馆暴动”。事实告诉我们,德国的军警系统效率之高远非他们的意大利同行可以比拟。结果就是暴动失败,希特勒锒铛入狱。
不过,虽然被判处5年的刑期,但其实希特勒只待了8个月就获得假释。也正是在牢狱生活期间,希特勒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反省,并写下了《我的奋斗》。同时,也正是在这期间,他见到了此时早已风靡德国的地缘政治学者豪斯霍费尔。引荐他们二人见面的是豪斯霍费尔在慕尼黑大学的一位弟子,同时也是纳粹领袖之一的赫斯(此人后来被任命为希特勒的接班人,却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出逃英国)。此后希特勒时常以此为荣,并尊豪斯霍费尔为纳粹党顾问,但豪斯霍费尔却对希特勒印象不佳,双方理念的根基存在鸿沟般巨大地差异。
重振旗鼓的希特勒决定带领纳粹党该走选举路线,并通过一系列鼓噪、幕后操作,甚至是下流手段来影响选情,最终完成德国权力更迭。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宣誓就任德国总理,并于次年8月兴登堡总统病逝后,通过颁布法律将总统职权暂时中止并转授予总理,此外希特勒还兼任了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被称之为帝国元首。至此,纳粹不动声色的将原先的魏玛宪法拆分的七零八落,完成了向法西斯政权的过渡。
希特勒的战略构思
虽然口头上声称豪斯霍费尔是自己的“精神导师”,但实际上希特勒早已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国际政治理论。他的确从豪氏思想中汲取了很多关键概念,但却并未真正接受后者的宏图大略。种族主义和集权体制是希特勒战略构思中的核心理念,也是其推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轴心国”和“生存空间”(即泛区概念的衍伸)均被希特勒拿了过来,却赋予了完全不一样的内涵。
二者之间最为明显的冲突在于以何种方案对待大英帝国,希特勒坚持认为日耳曼是最高贵的种族,是雅利安人(其实是波斯人和印度高种姓)的一支,同时认为自己有个堂亲是印度人,还有个表亲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即英国人的一支先祖,属于日耳曼人)。基于此,希特勒一方面认为德国必须与英国缔结同盟,如此才能在“表亲”的掩护下向东扩张去消灭斯拉夫人建立的苏联;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英帝国给予“堂亲”印度完全平等独立的国际地位,想要将“英国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摘除。这理所当然的被英国人嗤之以鼻,英德同盟始终难以推进。
不同于豪斯霍费尔的“四大泛区”构想,在希特勒的未来新世界蓝图中,德国将保留大英帝国,毁灭苏联(意识形态和斯拉夫人因素),蔑视日本(黄种人家园)与美国(犹太人把持的多种族“堕落之国”)。希特勒的这些观点显然不是豪斯霍费尔能接受的,他虽然建议德国联合苏联以肢解大英帝国,却对大英帝国对治下跨越不同民族的治理能力赞誉有加,更将中国和美国视作多民族融合的典范。另外,豪斯霍费尔的妻子就是一名正宗的犹太人,后来纳粹掀起反犹浪潮,其弟子赫斯还曾加紧授予师母以“荣誉德国人”的称号,加以保护。由此可见两人的战略构想从根本上就存在差异,这也为德国后来的外交政策波动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战老兵的希特勒非常清楚德国两线作战、以少敌众的缺点,因此对俾斯麦的外交策略非常推崇。在他的设想中,首先应当通过德奥合并、兼并捷克的苏台德区、收回默默尔港和但泽走廊,将德意志地区尽归德国治下;其次,应当取得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等东欧国家的掌控,将这些仆从国构建成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最后,与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结盟,完成对美、苏、法等国的孤立。对日本看法的改变,是豪斯霍费尔对希特勒唯一的影响,为此他不得不将《我的奋斗》中轻蔑侮辱日本以及大和民族的内容删除。
问题是,虽然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国就已经呈现潜龙出渊之势,一战时更远赴欧洲决定战局,却依旧被德国民众普遍轻视。至于苏联,经过两次“五年计划”后的俄国人早已今非昔比,其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可是希特勒和当时绝大多数德国人竟然敢同时无视这两大强国,岂能不自食苦果。
“和平主义”与鲜花进军
二战前夕,英法屡次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这往往被后人诟病为软弱无能、愚不可及。然而站在当时英法决策者的立场来看,大英帝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遭受了美苏德日各方面的冲击;法国同样在陷入衰落之中,遭受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影响的广大殖民地离心力加剧,殖民成本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德国却通过超强的宣传机器将希特勒吹捧为唯一能驾驭德军(主要指容克军官团)和激进民众的政治天才,这让英法高层不免产生必须与希特勒合作的心态。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英法并不希望德国左倾从而成为苏联的马前卒,更不希望德国右倾之后演变成新的战争策源地。事实上,面对态度模糊的德国新政权,苏联在一定程度上报以同样的心态,希望德国能够率先在西线与英法发生冲突,如此则苏联将获得巨大的战略主动权。希特勒见缝插针、借力打力,挥舞着国内民意的大棒,打着凡尔赛体系对德不公的旗号,开始了一系列外交讹诈。
年,德国与波兰签订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并暗示后者两国应当联手对抗苏联,此举一方面加强了德国对东欧地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离间了波兰与法国之间的互信关系。不过由于但泽走廊在一战后被波兰占据,德国民众普遍仇视波兰,许多德国军人对此疑惑不解,甚至以总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为首的一小撮人密谋推翻希特勒。政变当然失败了,不过颇为搞笑的是因为这次事件,贝克等人在战后竟然被盟国包装成为反法西斯志士了。此后不久,德国又与意大利和日本结盟,所打出的旗号依旧是对抗苏联,这让英法看到了绥靖政策的甜头。
年,希特勒更进一步,将原先隐匿的空军正式通告各国,并宣布恢复征兵制。不过出于对英国的尊重,希特勒明确表示德国海军规模不会超过英国舰队的35%,两国很快就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英德的持续走近,以及相互承认对方海上霸权和欧洲陆军优势的情形,宛若七年战争时期英国与普鲁士的紧密合作。英国态度的暧昧让法国重新感受到了普法战争以后,俾斯麦时期的法国外交孤立状态,所以故伎重演的选择与俄国人媾和,法苏两国于年签署了双边条约。不过恰在此时,法国内阁议会斗争,陷入无政府状态,而希特勒却借口法苏走近而出兵莱茵区,英法无动于衷,希特勒在国内民望迎来新一轮高涨。
趁着入驻莱茵区的威势,德军于年跨国德奥边境,希特勒衣锦还乡。德奥合并公投中,奥地利的赞同率甚至超过了德国本土,迎接德军的是夹道欢呼和满街的鲜花。原本按照《凡尔赛和约》,德奥合并必须获得国联全部席位通过,但此时的法国又一次陷入了无政府状态,直至德奥完成合并之后才重新选出内阁,为时已晚。后来在慕尼黑会议上,英法德意四国做出判决,将捷克斯诺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聚居区)划分给了德国,又一次兵不血刃、又一次鲜花进军。
闪击波兰与德国孤立
慕尼黑阴谋中,捷克斯诺伐克的两名代表虽然已经来临,却被拒之门外,最后竟然遭到盟友英法的出卖,这对东欧各国造成极大震动。由于苏台德区的众多军功设施和军事防御工事都被完整转让给了德国,此后不久希特勒就轻而易举的肢解了捷克斯诺伐克,吞并了捷克地区。耐人寻味的是,恰在此时加在苏德之间惶惶不安的波兰竟然趁火打劫,协同德国出兵捷克斯诺伐克,却不知自己正是德国的下一个目标。
占领捷克残躯之后,德国又迫使立陶宛让出默默尔港(一战后德国割让给立陶宛),不久德国出兵但泽走廊,德波关系恶化。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与波兰存在盟约关系的英法旋即对德宣战。此时的英法终于看清了现实,原来希特勒和纳粹是比德国容克军官团更为激进的战争狂人,然而此时的波兰早已与英法离心,所以西线战场上居然出现了“静坐战”的诡异场景。
即便如此,随着时局的变化,德国与英法的外交关系完全破裂了。与此同时,曾与德国达成反苏共识的意大利和日本,对于反对英法毫无兴趣。为防止出现一战情景,日本和意大利不约而同的疏远了与德国的关系,以免被德国捆绑一起。至于其他东欧国家更是如此,德国被孤立了。
英国外交失策与德国战略窘境
正当希特勒一筹莫展,并反思在波兰事务上的战略冒进之时,一个意外的变数出现了。原本普遍对德国持同情心态,厌恶战争的英国舆论出现反弹过猛的态势,推着政府不得不承诺保卫波兰、希腊以及罗马尼亚。可是问题是,希腊当时是墨索里尼“罗马地中海计划”中重要的一环,罗马尼亚则同时牵动了德苏两国的地缘安全。此时的苏联虽与德国联手瓜分了波兰,但却并未正式结盟。英国的外交失策不啻于将意大利和苏联推到了德国一方,希特勒决定抓住机会与苏联化敌为友,以此对冲英法同盟的压力,防止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斯大林当然乐见其成,他即可以借助德国的力量稳固东欧局势,又可以让德国在西线独立抗击英法,苏联由此占据了战略的主动权。此时希特勒依然未将苏联放在眼里,但随着德国的技术、欧洲枢纽位置和苏联庞大的人口、疆域结合在一起,国际局势瞬间发生逆转。拿破仑战争以后,奥地利、法国和英国之所以处处牵制普鲁士和沙俄,正是源于两者结合一起所迸发的巨大能量。希特勒将德苏联合当作牵制英法的权宜之计,但世界其他势力却并不这样看待。
“大陆联盟”雏形
苏德两国准备在互不侵犯条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最终建立一个苏德联盟,这让英、美如坐针毡,日本更是不知所措。自英日同盟以来,日本政坛始终存在强大的亲英派势力,但是经过了年、年两次苏日冲突,尤其是诺门罕战役让日本看到了苏联的战争潜力。为此,英美决定牺牲中国利益来安抚日本,同时在北非始终对意大利忍让宽容。不过在现实利益(英法与意大利在北非存在冲突、英美与日本在西太平洋存在竞争)驱使之下,意大利和日本心中早有决断。
年夏天,德军凭借超强的机动性装甲部队,以惊人的损耗和速度横扫北欧和西欧,将以欧洲陆军第一自居的法国彻底击溃,震动全球。丘吉尔为此手忙脚乱,美苏两强也对法国大感失望,但对于意大利和日本来说,抓紧加入苏德联盟被迅速提上了日程。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签订,这份条约删除了此前三国协议中反苏的内容,为苏联的加入腾出空间。并且暗地里德国还答应促进日本与苏联的友好谅解,次年4月苏日两国正是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如此以来,一个囊括了亚欧大陆各主要强国(除了英国)的“大陆联盟”的雏形出现了。
原本,美英希望拉拢日本,建立一个对抗苏德陆权的海权联盟,怎料日本另有打算,不愿在旧秩序下成为英美的附庸。当日本和意大利重新聚拢在德国身边之后,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芬兰、保加利亚、西班牙、克罗地亚、暹罗以等国相继谋求加入。一个依托于苏德联盟,致力于肢解大英帝国、孤立美国的巨型组织出现了。这些国家之所以急切加入,不是出于对德国的恐惧,而是在苏德声势浩大的背景之下,大家都想尽早入伙,如此才能谋求更多的利益。然而它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苏德两国并未正式缔结盟约,其所依托的苏德同盟并不存在。
苏德决裂搅乱全球
包括意日在内的众多国家,都被苏德联手出兵瓜分波兰的表象所蒙蔽,误以为它们所加参加的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岂会想到希特勒的前后政策是如此南辕北辙。众多附庸于德国的仆从国,此前对与红色苏联关系不睦,急需德国牵线搭桥,然而希特勒对此并不情愿。因为随着苏联与各国之间关系的缓和,德国的枢纽连结作用将大幅下滑,苏联的战略主动权也将日益突出。
“海狮计划”之后,德国一方面对英国进行了猛烈的空袭,另一方面却提出宽大和解条件,想要重新建立英德同盟制衡苏联,这遭到了丘吉尔的严词拒绝。年11月,斯大林特使莫洛托夫应邀抵达波兰,商讨两国结盟事宜。希特勒以德国控制住了整个中西欧为由,试图压低苏联方面的要价。奈何恰在此时,丘吉尔通过破译德国密码获悉了两国行程,派遣了大量飞机空袭波兰,苏德相关人员不得不前往防空洞躲避。在这样的场景下,希特勒所描绘的“德国掌控了欧洲战事全局”的言辞就显得苍白无力。苏联借机抬高要价,对芬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提出相关要求。
苏联方面的漫天要价有着理性的战略考虑,毕竟此时的轴心国阵营在很大程度上都期盼苏联的加入。但是希特勒并不是一个理性的人,他从一开始奉行的就不是现实主义的权力伯益,而是以种族主义划分的世界。希特勒认为英国之所以不愿与自己展开合作,就是因为苏联的存在,为此他制定并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意图出其不意的击败“肃反运动”之后的苏联,掐灭英国最后一线希望,并将众多为了苏德同盟投奔而来的仆从国彻底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恶魔的呼吸终将停止
获悉“巴巴罗萨计划”已经启动之后,丘吉尔极其亢奋,斯大林措手不及。希特勒凭借一己之力再度搅乱了全球地缘格局,将战略主动权从苏联手中让渡给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罗斯福顿感轻松。此时的日本和意大利可谓压力山大,却不得不继续协助德国对抗英国。日本为了抢占西太平洋先手,更是突袭珍珠港,将美国拉入战局之中。然而当东线战事爆发之后,德军将领就发现低估了苏联的动员能力和工业化水平。经过了初期的快速挺进之后,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渐渐陷入苏德战场的泥潭之中逐渐朽钝,并在两线夹击之中彻底解体。
随着斯大林格勒的惨败,阿拉曼战役后对北非的丢失,德国的失败已经是时间问题,包括意大利在内的众多盟国纷纷离弃。西线诺曼底登陆之后,双方曾陷入短暂的一战式僵持之中,然而伴随着美国巴顿军团的突破,德国本土岌岌可危。年4月苏军攻入柏林,此前德国学者豪斯霍费尔的儿子小豪斯霍费尔因参与推翻希特勒的政变遭到枪杀,他对自己父亲的评论是“没有察觉到恶魔的呼吸,把恶魔放进了这个世界”,这是在谴责以其父亲为首的德国地缘学者迫于希特勒的淫威,在后期放弃了自己的学说,转而为纳粹的扩张服务。所幸的是,恶魔的呼吸终将停止。
综上所述,凡尔赛体系下的欧美普遍存在对德国的同情心态,魏玛时期传奇外长施特雷泽曼历经6年时间为德国打开了全新的外交环境,促使德意志走上了复兴之路。希特勒在此基础之上对内煽动民意掌权、对外舆论包装,在英法等国绥靖纵容之下相继兼并了奥地利和苏台德区,出现了“鲜花进军”的一幕。
然而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希特勒的地缘战略构想是建立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底色之上的,缺乏现实权力博弈的基本理性,虽凭借“苏德联盟”的假象吸引了众多仆从国的拥泵,却也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重新陷入两线作战、以少对多的困局之中,并导致德国再度走向深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