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捷克 >> 捷克车标 >> 正文 >> 正文

引领一个时代的哈奇开斯重机枪,一款多国合

来源:捷克 时间:2025/6/26
中科医院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hj/260665/
提起机枪的发展,法国的哈奇开斯是一个离不开的话题,作为一款在世界上流行了约半个世纪的装备,虽然缺点不少,但是优点也一样很多。其实哈奇开斯机枪的身世很复杂,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多国联合装备。哈奇开斯M重机枪该枪的基本原理是年一名瑞士军官发表的导气式设计方案,哈奇开斯公司想方设法把这份专利买断了;而哈奇开斯公司是美国人本杰明.哈奇开斯创立的,他在美国申请了一些枪械专利,但是感觉美国军方对此不感兴趣,心灰意冷的他在年去往法国,年创建哈奇开斯公司。10年后哈奇开斯本人病死,购买的专利并研发机枪的,实际上是年自带技术入哈奇开斯公司的奥地利男爵、陆军上校阿道夫·冯·奥德卡里克(也有文章称他是上尉,具体身份此处存疑)。在人才和技术的双重支持下,世界上第一款气冷式重机枪哈奇开斯M问世,该枪与马克沁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首先枪机自动原理就不同,它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弹板供弹模式,具有开创意义的是该枪没有水冷套筒,而是意外的采用了散热片的方式,增加枪管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使用哈奇开斯重机枪的士兵在散热方式上还有一个小插曲,原型枪测试时暴露出枪管过热的问题,但是此时水冷套筒已经被马克沁注册了专利,为了避开专利冲突,设计师设计了散热片,原本打算给这种方式申请专利保护,谁知道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一位美国科学家申请过了,后来双方应该是达成了某种协定,所以继续使用这种设计。而供弹方式也同样因为帆布弹带的专利问题,最后选择了24发子弹的弹板供弹。不得不说西方国家的专利保护做得很到位,这一点值得学习。哈奇开斯的弹板作为一种采用气冷式的重机枪,在当时来说许多国家都觉得太过于超前,对机枪的可靠性表示怀疑。实验结果表明该枪的散热效果很好,火力持续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而且它取消了水冷套筒后重量减轻不少,更利于士兵携带,在缺水的沙漠作战中这一点至关重要,很快驻扎北非的法军就开始购买机枪,事实证明只要平时注意清理维护,可靠性也并不是差到不能接受。同时生产的还有哈奇开斯轻机枪,也就是日本“歪把子”机枪的原型。前期日本仿制的重机枪可靠性并不高,主要是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不行,例如装弹的黄铜弹板,日本生产的在使用一次后就容易变形,士兵不得不把那些变形的地方人为矫正,这就造成有的子弹卡得太紧,有的又太松,严重影响了射击时的抽弹运动。哈奇开斯著名的衍生版本九二式重机枪后来公司对哈奇开斯重机枪进行了些许改进,从外表上看基本没什么区别,这种改进型被称为M式。该枪在一战时是法军的主要重火力,在泥泞的堑壕战中表现依然不俗,远比绍沙轻机枪等可靠。在凡尔登战役期间,曾有2挺哈奇开斯重机枪在10天的作战中射出15万发子弹,平均每天每挺发,这样的作战效率和可靠性完全值得称赞。在MG34出现以前,它是最成功的气冷式重机枪,也难怪日本当年会如此信赖这种设计,并将其在二战中发扬光大。一战时法军另一款糟糕的重机枪圣艾蒂安熬过了一战那段艰苦的日子,哈奇开斯机枪的名声开始传播开来,不仅日本大量购买,在年后,我国也相继从法国订购了挺重机枪版本,不过口径改为可以发射德式7.92毫米子弹的版本,法国原型为8毫米口径。得到枪械后,一些兵工厂也着手仿制了一些,在卢沟桥事变后我国又增加了一些订单,因为各种原因最后只有余挺运到中国。据统计我国一共有挺哈奇开斯重机枪。现代化的tongyongjiq二战中法国前期有部分哈奇开斯重机枪参与战斗,后期基本淘汰;中国军队有少量装备。装备最多的是日本自产的各种型号,不仅有轻、重型号,还有13毫米的防空版。二战后哈奇开斯基本退出世界舞台,主要是这种结构相比于其他类型而言已经略显笨重了,弹板供弹不如弹匣、弹链供弹顺畅,射速提不上去,火力持续性相对差;同时期的通用机枪概念已经将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等老式装备淘汰,哈奇开斯自然也没有了生存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