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事业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结果来评定的。——乔万尼奥里(意)
文章分类
历史奇闻
文章字数
字,阅读约3分钟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外交战略。远交近攻,顾名思义,就是结交远离自己国家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凭借这一战略,秦国逐渐蚕食邻国,积蓄力量,最终灭六国,建立统一王朝。
早在多年前,中国古人就用事实证明了远交近攻政策的正确性,那么战争狂人希特勒为什么不采取这样的政策呢?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希特勒成了不可一世、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二战期间,德国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凭一己之力单挑世界,这给很多人留下了德国似乎准备过把瘾就死的印象。
但事实上,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曾经统治整个欧洲的希特勒绝不是一个没有理由的疯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德国在不断扩张过程中的政策与秦朝联合远近六国的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战前的欧洲地图
翻看一张二战时期的欧洲地图,可以看到地处中欧的德国始终处于交通中心,却又是四次战争的发生地,战略位置相当恶劣。其北面是北欧小国丹麦,再往北是拥有丰富铁矿资源的瑞典、挪威和芬兰。
他所在的西部是老牌强国,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在陆战中的最大对手。在西北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低地国家与德国本土直接相邻,而西北海域不远处则是拥有世界上最广阔殖民地的大英帝国。
在南方,它与奥地利同源,同时,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所谓的永久中立的瑞士,生活着大量的德国人。东边是波兰,它占领了德国的大部分领土。再往东,波兰是西方国家最痛恨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希特勒。
因此,希特勒在忙于吞并的同时,不断与英国、法国和苏联交好。英国与德国达成了《英德宣言》,而法国也与希特勒签署了《法德宣言》。
希特勒的各种声明和宣传不断向英法暗示他的态度:他对社会主义苏联极为厌恶,并准备进攻苏联。因此,在一战中对伤亡心有余悸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以及他们试图将灾难引向东方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最终眼睁睁地看着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同时,随着希特勒的一步步吞并,德国的强大也开始为英法所畏惧和害怕。年4月15日,苏、英、法三国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互助反侵略会谈,苏联向英、法提出缔结三国互助反侵略条约。
面对即将到来的三强联合,希特勒极为担忧,他知道如果英法苏三国真的结盟,三面受敌的德国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于是,希特勒利用英、法、苏三国互不信任的矛盾,开始了他纵横捭阖的外交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欧洲
一方面,希特勒多次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略苏联,希望两国改善关系,并最终与苏联达成互不侵犯条约。同时,他与英国秘密谈判,使德国获得了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迁徙的权利。英国仍然百般纵容德国并不奇怪,因为此时的英国还梦想着给东方带来灾难。
最终,由于英、法、苏三国互不信任,再加上希特勒喜欢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三国联盟的谈判无果而终。纳粹德国由此获得了它最想看到的国际环境。
因此,二战初期德国能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和辉煌的战果,与希特勒远交近攻、纵横捭阖的外交政策密切相关。只是由于德军的闪电战太快,希特勒的胃口太大,德国最终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这里是《对内容心动》,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范文澜(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