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没有装备真正的轻机枪,所谓的勃郎宁轻机枪,事实上就是一把自动步枪。当初,设计师勃郎宁设计时就是一把自动步枪,此枪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美国军队本身参战比较晚,况且,当时战场上马克沁重机枪风头正劲,因此此枪在战场上的名气并不大。反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勃郎宁自动步枪名声鹊起,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在残酷的夺岛战役中,每个美军步兵班,除了原先的那挺又增加了一挺当作轻机枪使用的勃郎宁自动步枪。再增加了一具M-1火焰喷射器,加上班上原来的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M-1/3冲锋枪、M-1卡宾枪,美军对以三八式和九九式手动步枪为主的日军,火力上形成了彻底的碾压,让日军步兵损失惨重,仅在太平洋战区就被美军歼灭了余万兵力。勃郎宁自动步枪,采用了7.62毫米口径,全枪重A1型7.5-A2型9.5公斤,有效射程米,20发直弹匣供弹,与捷克ZB-26轻机枪机匣上方供弹相反,采用机匣下方供弹方式,妥妥的自动步枪和冲锋枪最常见的供弹方式,从供弹方式上,也可以看出来,此枪设计的初衷就是一把自动步枪。美军出兵欧洲,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此枪被命名为勃郎宁M-式自动步枪,可实施单发和连发射击,恰好也就是自动步枪的设计,当时的轻机枪,无法单发开火,都是连发射击的武器。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勃郎宁M-式自动步枪,被装上了两脚架,原因此枪发射大威力步枪弹,后坐力特别大,影响了射手的操控,为了提高射击精度,也便于射手射击,就装上了两脚架,以提高射击稳定性,重新命名为M-A1式。又在M-A1式基础上,取消了单发射击方式,全自动射击时两档射速可调,枪重增加到了约9.5公斤,被命名为M-A2式。M-A2式勃郎宁自动步枪,架上两脚架以后,且份量大幅度提高,已经接近日军10.2公斤的歪把子轻机枪,是三把勃郎宁自动步枪中最接近轻机枪的模样。事实上,由于勃郎宁自动步枪20发弹匣供弹,限制了其火力的持续性,连续射击时,会烧灼枪管,且无法更换枪管,妨碍了勃郎宁自动步枪成为一挺真正的轻机枪。综上,勃郎宁自动步枪参与了二次世界大战,但非常巧的是,美军没有轻机枪可用,就将架上两脚架的勃郎宁M-A1式特别是M-A2当作轻机枪来使用。勃郎宁自动步枪,作为自动步枪,实在是太沉了,份量接近其它交战国的轻机枪,架上两脚架的M-A1/A2貌似一挺轻机枪,由于美国军工没有研发轻机枪,所以二战时期,美军还真是将这两把自动步枪当作轻机枪使用,外界观其形状,也错将这两把自动步枪当作轻机枪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