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师资队伍,加快培养非通用语人才,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是教学科研的‘压舱石’。”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李迎迎告诉记者。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有40余种,而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除了语种数量缺乏和布局不合理之外,受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所限,非通用语种教育质量也不平衡,为天津打造“一带一路”北方桥头堡带来现实的语言障碍。李迎迎积极进取,负责制定了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启动新建专业的论证和申报工作,不断研究制定增设新语种专业方案,调整语种专业布局,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欧洲语种群建设,解决师资问题。
该学院捷克语专业负责人张可心,就是被李迎迎“求到”的优秀师资之一。张可心在捷克读本科时,便收到天津外国语大学将创立捷克语专业的消息,年第一次到该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考察时,就深深感受到了李迎迎团队的热情。但当时他已拿到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硕士入学通知书,至少需要两年才能学成回国。“当时李院长等人很理解我想提高学术水平的想法,十分支持我继续深造,并持续与我保持联系,一直等到今年6月我毕业,才最终到天津外国语大学入职。”张可心坦言,读书期间也有不少其他单位向他抛来橄榄枝,他根本没问条件就拒绝了,“李院长对人才的人生职业规划、对学院前景和小语种未来的建设计划,都是很吸引我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把捷克语专业一手带起来,李院长也充分支持我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实践,这都能给教师带来极大满足感。”张可心说。
经过李迎迎不懈努力,年至今,该校先后引进非通用语急需教师11人、外教7人;年和年,她带领团队先后成功获批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匈牙利语、捷克语、芬兰语等10个非通用语种新专业,使学校外语语种数量达到32种,跃居全国高校第二位。
引来了“凤凰”,李迎迎也没有停歇,她马不停蹄带领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修订培养方案,巩固和强化传统学科专业的优势,培育和扶植年轻专业和新建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类型、培养目标,构建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群、微专业,为培养精语言、通国别、懂专业的跨学科、跨专业高端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提供“沃土”。
来源:天津日报
网信天津
传递指尖正能量
唱响天津好声音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