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捷克 >> 捷克类型 >> 正文 >> 正文

面对翻译这门容易失败的艺术,一代代译

来源:捷克 时间:2023/10/28

「本文来源:文汇报」

“从某种程度来说,翻译是一门容易失败的艺术。如果硬是一个字一个字抠,一定会找到‘虫子’。”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但汉松,口中的“虫子”是bug,这个单词的另一重意思是“漏洞、缺陷”。在他的观察中,一些社交平台上云集着热衷找bug的“网友纠察队”,对翻译作品的质量评头论足。

这个现象在上海首届“译文年选”终评研讨会上,引发学界的广泛讨论。读者们“吹毛求疵”也好,精益求精也罢,这至少道出了翻译这门手艺长期面临的窘境——“翻译的打分往往不是加分制而是减分制,出现一处错误,就被扣分,到后面可能就是零分,这时哪怕翻得再对的地方也容易被掩盖,作为一个译者,这本书的质量就破产了。”而这在不少翻译家看来,是“有失公允”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郑体武教授则发现,“有的读者拿起一本译著的时候,常常一兴奋就说普希金太厉害,莎士比亚真棒,但几乎少有夸译者厉害的。可是一旦自己读得不顺了,就骂说译者糟蹋了原著。”

译者,在不同的语言间摆渡,可他们的身影往往是“模糊暧昧”乃至隐身的。究竟什么是好的翻译?译介这一环节如何赋能整个文学出版圈?面对翻译这门“容易失败的艺术”,一代代译者何以乐此不疲、字斟句酌?

“上海译文出版社举办的首届‘译文年选’评选,不仅仅是为了褒扬翻译家,也是为了有力地重申和确立翻译的伦理,探索和确立翻译的标准。通过年复一年,届复一届,使得翻译的精神熠熠生辉,使得翻译的标准愈加明确。”杨自伍翻译的八卷本《近代文学批评史》(修订版)被授予首届“译文年选”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表示,在当下复杂的变化中,翻译对于国人如何回应、调整自我意识,如何看待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翻译固然是一种技术,一种商业选择,但也应该是重要的文化选择,有助于健全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李敬泽谈到,作为中国文学从业者,除了翻译准确性、原作重要性,他还特别看重译作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观念的变革,对于文学思维的发展以及对于现当代汉语的丰富和拓展。翻译自现代以来就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其意义绝不是“仅供参考”,而是本身就参与了现代汉语的建构。他回想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读到中译版村上春树小说,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对文学特别重要,我特别希望能在译作中读到陌生的东西,语言的张力。”

在学界看来,此次年选释放了一个信号,面对喧嚣的各类声音,推动翻译评论的开展,对于翻译质量本身相当关键。“就像文学创作要繁荣,文学评论不可缺。但翻译评论的匮乏比文学评论严重得多,我们这行成熟的从业人员少,有人能从事翻译评论,但又可能没精力做,或者不屑于做。”郑体武说。

复旦大学教授谈峥也强调,翻译是一件亟需专业性的事情,一方面外语本身要好,另一方面中文也要好。比如,过去“鲁郭茅巴老曹”等文学大家几乎都是翻译家,他们的翻译往往出于一种自觉的选择,而今天的翻译,依然和“我们如何看待世界”“我们如何建构世界”有着密切关联。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那不勒斯”四部曲译者陈英提到一个可喜的现象,近年来翻译文学的进步是很快的,“上世纪90年代我看一些书会发现非常可怕的错误,比如意大利语里有一个词的两个意思,分别是捷克人、瞎子,结果就出现了‘瞎子司机开着一辆车’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译文,错误十分可怕。”但如今随着翻译的愈发专业化,她发现类似明显的错误减少,更多探讨的是译著风格的还原、翻译美学的层面。

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教授看来,翻译始终是一件需要慎重的事情,包括“译什么”“怎么译”,“翻译可能是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它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现代作品如此之多,如何让其抵达更广大的读者受众,这样的选择本身就意义重大。”

由李敬泽、陆建德、孙甘露、易丽君、谭晶华、郑体武、袁筱一、谈峥、小白、但汉松、陈英等小说家、批评家、翻译家与学者组成的评委团,在《近代文学批评史》《布拉格公墓》《米沃什诗集(总四卷)》《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世纪的哭泣》五部作品里最终选出了《近代文学批评史》。

这部西方批评家雷纳·韦勒克的代表作,是文学批评史领域开创性的也是总结性的巨著。《近代文学批评史》共八卷,历时四十余载创作完成,论述了从年到年跨度长达两百年的西方各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第一卷,在此后20年里相继出版了后七卷,于年全部出齐。逐字逐句的校订和修改后,年出版了全套中文修订版,是为第二版。年又推出了精装修订第三版。

今年66岁的杨自伍,长期从事文学和学术翻译,译有《文学批评原理》《英国散文名篇欣赏》《英国文化选本》《傲慢与偏见续集》等。八卷本《近代文学批评史》的完整翻译耗费了他25年,作为复旦大学著名教授杨岂深之子,第一卷《近代文学批评史》译完后还由父亲逐字逐句进行修改和定稿。“杨自伍与父亲杨岂深先生的‘父子接力’堪称译坛佳话,杨氏父子代表了一种已成时代绝响的老派译者传统,这套书的翻译本身就是传奇。”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黄昱宁如是评价。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表示,为了向更多读者推荐近年来在社会影响、学术含量、文学价值、翻译质量上卓有成就的外国文学译作,表彰优秀译者,评委们深入研究了文学翻译出版的现状和新时期优秀译作的评判标准,讨论了在当下语境中,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翻译文学。业内期待,“译文年选”能进一步引导阅读风向,为市场树立全新的图书品质标杆,团结集聚更多的优秀译者。

作者:许旸

编辑:卫中

策划: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图片来源:出版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