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日军所使用的“九九式轻机枪”历史反映上,国产抗日影视剧普遍胡来,甭管什么时间点鬼子兵都架着一水的“歪把子”。
而在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影片中,倒是比较注重了这个史实:战争后期,日军精锐部队普遍列装的其实是九九式轻机枪,《血战钢锯岭》、《风语者》里面那些插着竖弹匣的就是。
孙德胜决战江桥
如标题所问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九九式模样确实像捷克式(ZB-26),说不对,是因为真正开始模仿捷克式的日军武器,其实是“九六式”轻机枪,也就是所谓的“拐把子”。
但是由于时间仓促,九六式学习的不够彻底,还留了些尾巴和问题,直到后期的九九式补齐了这些短板,终于弄得跟捷克式差不多了。
从日军机枪的型号是能够大致分辨出装备时间的,比如歪把子的正式称谓是“大正十一年式”,那就是裕仁他爹还在世的年,属于早期型产品。
裕仁是年登基的,但是没有再把武器用自己的年号昭和命名,而是选择了日本神武纪元年号(公元前年为元年),于是便出现了九二式、九六式、九七式、九九式、百式等各款武器装备。
决战江桥剧照
这么算有点乱,可以用九一式手榴弹为标准,那就是年(神武年),于是后面各型日军装备的列装时间就容易对照了。
九二式重机枪就是年列装,九二式步兵炮也是年,那么九六式轻机枪当然就是年。这个时间点大家都很清楚,东北抗战已经打了五年,但是全面抗日战争还没有爆发。
日本人仿制生产九六式轻机枪的原因,就是在东北战场上发现,东北军(部分部队也零散抗日了)和义勇军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以及奉天兵工厂的仿制品,各种性能远远优于鬼子自己使用的歪把子,战场吃了不少的亏。
《决战江桥》电视剧有多少人看过?其中有个桥段,是张学良送给马占山挺捷克式轻机枪。
大正十一年式
于是马占山把这批机枪全部装备给了一个机枪连,埋伏在河堤上一顿狂扫楞是干掉日军半个联队,这段视频如今也是四处播放。
其实张学良送机枪这事是真的,但是都塞给一个连和能杀死那么多鬼子则完全是编的,机枪当然不能这么用,一个连都抗机枪是不现实的,巨大的弹药消耗就玩不起。但是证明了一个问题,东北抗日军队的捷克式确实不少,自然,鬼子缴获的也相当多。
于是鬼子拿回家去一研究,八嘎,确实比蝗军的轻机枪好使,并且捷克式7.92毫米子弹的杀伤力,也高于鬼子的6.5毫米口径的有板子弹。于是根据歪把子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再综合捷克式的优点,紧急研制了九六式轻机枪。
九六式
由于战争迫在眉睫,所以九六式的研发工作很仓促,弄出来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相比较歪把子,九六式有以下重要改进:1,取消了漏斗供弹方式,换之以装在机匣上方的30发弹匣;2,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可简单更换枪管;3,在抛壳窗上设置防尘盖,取消了涂油装置。
没有变化的是口径和枪口部分(无喇叭型消焰器),并且提把与捷克式不同是朝前的,因此提把、小握把和枪托的整体结构造型非常丑陋和别扭,抗日军民遂戏称其为“拐把子”。
但是不管怎么说,九六式的整体性能还是优于大正十一年式,至少让鬼子兵免除了给漏斗刷油之苦,歪把子造了大概余挺,而拐把子一口气生产了40多挺,说明前线日军还是比较认可的。
注意九九式的枪口消焰器
等南部麟次郎(日本的有名枪械设计师,代表作王八盒子)倒下空来,又开始对九六式进行大改,于年推出了“九九式轻机枪”,它其实就是九六式的放大加强版,所以才说九六式确实仿自捷克式,而九九式不过是九六式的升级版。
九九轻机的重要改变:1,口径增大到7.7毫米,杀伤力加强;2,机枪各部位为此增加了强度,枪口加装消焰器;3,可以安装30式刺刀(奇葩的发明)和瞄准镜,到日本宣布投降时,九九式轻机枪生产了多挺,成为二战日军装备型号最多的轻机枪。
捷克式轻机枪
按照日本陆军的编制,每个步兵小队应该配备三挺轻机枪,即每个分队一挺,这样一个联队就达到了81挺。当年九六式轻机枪开始列装时,产量一时还跟不上,所以不足部分就用歪把子补齐,毕竟弹药是通用的。
到年九九式开始列装时,产量仍然不能满足日军的扩军需要,并且又不能跟前两款机枪通用弹药,因此最先装备了太平洋战场上的精锐师团,所以美国人对此印象深刻。而在中国战场上,则是三款机枪同时存在,甲级师团配备的“九九式”更多一些。
决战江桥剧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