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捷克 >> 捷克价格 >> 正文 >> 正文

弗兰兹卡夫卡,压抑的天才作家

来源:捷克 时间:2023/10/28

弗兰兹·卡夫卡是最杰出的捷克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充满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孤独和压抑,这固然跟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但影响卡夫卡作品风格的最大因素源于他的童年和他的父亲。

弗兰兹·卡夫卡生命很短暂,在他41年的生命里只发表过三篇短篇故事集,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变形记》,像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卡夫卡在他去世后,作品才逐渐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其实卡夫卡去世时曾留下遗言,死后让好友销毁他未发表的作品,一是因为他对自己这些作品还不满意;二是根本就不想让别人读到自己的作品;三是他害怕大家通过他的手稿来嘲笑议论他!

幸运的是,他的遗言没有被执行,《审判》《城堡》和《美国》的发表,让他登顶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

家庭环境

年,卡夫卡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商人家中,他有三个妹妹、两个早夭的弟弟,是一个人员相当充实的家庭。

卡夫卡的父亲不仅体格强壮,性格也格外强势,有点类似封建时期的大家长,是家里最有话语权的人,母亲相比之下就显得格外怯懦。

卡夫卡的父亲希望将长子培养成一个像自己一样强壮而充满信心的人,但卡夫卡反因强势的父亲,越发胆小,懦弱;另一方面,他几乎复刻了母亲的敏感、怯懦和谨慎。书呆子、温顺、内向,这些标签紧紧贴在他身上。

小卡夫卡曾表现出对文学的兴趣,他说自己想当作家,但这在他父亲看来简直是无理取闹。面对强势父亲的要求,卡夫卡只能屈从,于是这个自歌德以来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不得不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做他丝毫不感兴趣的事情,学习法学和从事保险行业……

但是就算是儿子在保险协会的工作,父亲也看不上,认为“那只是个能不饿肚子的事”。可以说卡夫卡的作品中人物心理和写作风格的形成,大部分都源于家庭的不美好。

感情生活

卡夫卡有很多失败的情感经历,也离不开家庭和父亲的影响,他曾三次订婚,又三次解除婚约。年,卡夫卡跟朵拉热恋,遭到父亲的反对。

父亲对他说:“她多半是穿了一件特别的衬衣,布拉格的犹太女人们就会用这一套来勾引男人,你一见到这件衬衣,自然就决定娶她了”早已成年的卡夫卡还在不断受到父亲否决和打击。

这种被支配的生活充斥在他短短的41年的生命里,经年积累下来,卡夫卡的性格显得格外逆来顺受,所以在讲述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前,必须先了解他和他强势父亲之间的关系。

卡夫卡的作品中没有描述过自己父亲,但我们可以通过他笔下小说的心理层面,看到他和父亲相处的映射。强势、粗线条的父亲;敏感、怯懦的孩子;两者不断堆积矛盾,这就是卡夫卡的成长经历。

《致父亲的信》

年11月,卡夫卡鼓起勇气给父亲写了一封47页的长信,这封《致父亲的信》现在有很多版本的翻译,在信中卡夫卡倾诉了自己没有欢乐,没有宠爱,只有害怕和担忧的畸形童年。

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父亲,你曾问我,我为什么怕你?一如既往,我无言以对,这既是因为我怕你,也是因为我的畏惧不是一件事情决定的,那么多细琐的事情,我根本不能一下子说完。”

当时的卡夫卡已经36岁了,但是当他面对强势的父亲时,字里行间还透露着畏惧和卑微,他在信里抱怨这样一件事情,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曾无缘无故的被父亲直接扔到了阳台上,只穿着睡衣的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猜测“也许是因为我想要喝水?”

卡夫卡说:“这以后,我确实更乖了,不是因为我懂事了,而是我懂得了畏惧本源。可那之后好几年,我一直饱受折磨,害怕这个充满权威的巨人会无缘无故的将我扔到阳台,因为我太过渺小”

卡夫卡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不仅因为自己的瘦弱,父亲的强壮;也因为从未得到父亲的认可。我国儿童犯罪心理学的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认可,来自成年男性长辈的认可对男孩的心理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而卡夫卡的粗线条父亲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不要说认可和称赞,他会粗鲁的禁止卡夫卡说话,不断警告他:“不要顶嘴”,卡夫卡说:“家庭和学校的唯一作用就是抹杀我的个性”。

父亲干脆粗暴的武力震慑一直纠缠在卡夫卡的成长里,在《致父亲的信》中他写道:“我们一起在洗澡房脱衣服我又瘦又小,而你强壮高大,当我拉着你的时候感到非常痛苦。我是一个怕水的小骨头架子,学不会你的游泳动作,只能在惊恐中惴惴不安……”

这封长达47页的书信中还细数了很多他畏惧父亲的缘由,卡夫卡并没有直接将信递交给父亲,而是鼓起勇气将这封信给了母亲,让她转交给父亲。

可卡夫卡恐惧的事情,母亲一样恐惧,她迟疑了几天,最终将这封信归还给卡夫卡,叮嘱他,“最好不要让你父亲看到这封信”。卡夫卡也再没能鼓起勇气,把这封信寄出去,畏惧下的顺从已经深入他的骨髓。

小说里的影子

卡夫卡曾写道:“文学的任务就是重新连接我们的感受,不至于让我们感到绝望,一本书,必须是人际间的破冰斧。”他的书就是这样一把锋利的斧子,而且斧子的截面上还映出自己的身影。

《判决》

卡夫卡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判决》中讲述了一个武断的审判和无底线的顺从的亲子故事。

一个年轻的商人乔治准备结婚,跟虚弱而衰老的父亲禀告后,受到父亲的质疑,年轻人无力的辩解,父亲则认定儿子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判决儿子投河淹死,于是儿子顺从的跑了出去投河自杀。

整个故事莫名其妙又让人摸不到头脑,父亲对儿子的态度充满了蛮横与残暴,儿子对父亲又满是顺从与畏惧,父亲的权威压制、儿子的恐惧怯懦造成了这种不正常的父子冲突。

《判决》中的父子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是卡夫卡和父亲的缩影,从这也能看出卡夫卡写作这篇文章时“叛逆式”的表现方式。

《审判》

年,卡夫卡31岁,他在自己的小说《审判》中写下了一个死在31岁生日前的男人约瑟夫。

《审判》中,30岁的约瑟夫在自己生日的早上被逮捕,他自知无罪,找律师申诉,拼命辩解,但是在强势的法庭面前,一切都是徒劳的。最后,约瑟夫连自己犯了什么罪都不明白,就在他31岁生日前的一个晚上,被两个刽子手带到采石场处决了。

审判更像是一个源自卡夫卡的荒诞梦境,模糊又清晰的人,确切又荒诞的法律。有强势的法庭,有弱小的约瑟夫,有批判讽刺,也有隐隐地期待。

《变形记》

卡夫卡最著名的《变形记》里写的是一篇关于自我厌弃,家庭背叛的短篇故事。

一个旅行推销员能为家里做出贡献时,受到家人的喜爱、尊敬、爱戴,但是一觉醒他变成了一只甲虫后,家人则表现出冷漠、嫌弃、憎恶,肮脏的甲虫,他被关进房间里跟垃圾一起生活,推销员默默忍受着,然后在沉默中去世。

又是强势的家庭,弱小的个体,家人因为推销员没能做到家人定下的标准而呈现截然不同的态度,做不到就得不到家人的喜爱。

《饥饿艺术家》

卡夫卡不仅生命历程短暂,生活压抑,生命的末尾也饱受肺结核的折磨,年为缓解痛苦,卡夫卡做了喉部手术,但是不但没缓解病情还加重了痛苦,这一时期他动笔写下了《饥饿艺术家》

写出了一位“痴迷”饥饿艺术的表演者从风靡全城的荣光到逐渐被人忽视,始终不被真正理解而孤寂痛苦直至无声死去的过程。

表演者通过节食来取悦大众,观众们却逐渐失去了对他的兴趣,不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