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捷克 >> 捷克价格 >> 正文 >> 正文

一战对法国经济造成了什么影响战后十年的法

来源:捷克 时间:2022/11/12

引言

法兰西银行有个最大的股东,即所谓“二百家族”。这二百家族一直掌握着法兰西银行理事的地位,世代相传,操纵国家经济命脉。

几十年来法兰西银行始终起着国家银行的作用,享有发行钞票的特权,控制着国家贷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垄断资本形成后,法兰西银行进一步控制全国经济,直接干预国家政治,形成了财政寡头统治。大银行家和大工业资本家的联合组织-其米特·代弗尔计(意思是工厂委员会),可以提出内阁人选和推翻内阁。年,瓦尔德--卢骚内阁,实际上是在法兰西银行的经理室中组成的。年的内阁总理鲁维尔,就是大金融家。克雷蒙梭政府是年在里昂信托公司的经理们参加下组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人问克雷蒙梭“谁有更多的权利?”他答道:“法兰西银行的理事们。”这是实话。的确,法兰西共和国是财政寡头专制国;”“财政寡头统治,切,既控制着报纸,又控制着政府。”由于金融资本的发展,大量积累着的资本日趋“过剩”,为了获致高额垄断利润,法国金融寡头竭力输出资本。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工业生产虽然退居世界第四位,但其资本输出仅次于英国,始终保持世界第二位。

年的新投资中,国内只有百万法郎,国外则为百万法郎。资本输出之多,可以概见。年,法国资本输出累计总额达亿法郎,比年增加五倍。法国的资本输出有两个重大特点:从投资地区看,它主要投在欧洲。年,法国资本输出总额中,投在欧洲的占65%以上。其中主要投在俄国,约~亿法郎;其次是土耳其,30亿法郎;再次是奥国,25亿法郎;此外还有西班牙、比利时等等。法国向这些欧洲国家大量投资,除谋取高利之外,还为了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拉拢这些国家,使它们在经济上、政治上依赖于它。例如,为了抵制德国的战争威胁,法国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就以大批贷款借给俄国,使它同自己站在一起。

从投资性质看,“多半是借贷资本,国家公债,而不是对工业企业的投资。”法国之所以从事这种性质的投资,第一是因为利润高,利润率通常在10%以上;第二是因为风险小,债务人是一个国家,不易破产赖债。还在垄断阶级出现以前,法国就以大量资本投放于国外,谋取高利,到了以资本输出为特点之一的帝国主义阶段,法国已成为世界上的主要“高利贷者”。在大量高利贷资本输出的情况下,法国大资产阶级中迅速形成一个人数众多的食利阶层,他们完全与生产脱离,专靠剪息票过活。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食利者达万人,约占年法国多万人口的5%。这充分表明法国帝国主义的高度寄生性和腐朽性。法国所以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在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阶段,一则由于封建割据和封建政治的阻挠,工商业难于发展;二则由于小农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高利贷有广阔活动场所;三则由于法国经常发生战争,时局动荡不定;因此,货币资本所有者多不愿投资于工业,而愿放债图利。于是银行资本的发展显著超过工业资本的发展。

法兰西银行早在拿破仑一世时就已成立。因其经济政治势力很大,是残酷的高利剥削中心,早有“新巴士底”之称。这样,当时法国的食利阶层便大大增长起来,高利贷资本的积累越来越多,以致形成“二百家族”这样一个声势汹汹的大寄生剥削集团。到了帝国主义阶段,由于本国工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高利贷垄断资本的欲壑,于是向国外大量投资就成为理想出路。资本进一步大量外投,更加阻碍本国工业发展;本国工业越难发展,高利贷资本越是涌向外国。银行资本飞跃地跳上法国“太上政府”的宝座,成为法国高利贷势力的顽固中心,牢牢地统治着法国。这就是法国之所以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的原因。

在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下,这期间法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大大下降,生活越来越贫困了。年,法国男工日平均工资为4.2法郎,年为4.73法郎,货币工资提高12.6%;女工平均日工资为1.98法郎,年为2.23法郎,货币工资提高12.7%。但是物价却上涨得更多。以里昂为例,~年间,面包价格上涨了24%,肉类价格上涨了14.8%,煤价上涨了14.4%。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尽量地剥削工人,到二十世纪初还没有实行任何社会保险,工人劳动条件极其恶劣,谈不到安全设备。

年3月10日,法国北部库列尔煤矿爆炸,矿工1多人死亡;第二天,该煤矿公司为了继续开采,竟不顾工人死活,封闭坑道,停止救护矿坑里尚未死亡的遇难工人。惨无人道,至于如此。劳动时间普遍在12小时以上。女工童工所受剥削更是残酷。女工工资比男工低一半,童工更低。许多九岁以下的儿童被迫到工厂做繁重工作。这就使法国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巴黎公社失败后,由于反动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加强镇压迫害,法国工人运动曾一度沉寂。但不过几年,又活跃起来。这时,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法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大大提高。

~年,各工人组织在马赛召开的工人代表大会上,成立了以马克思主义者盖德·拉发格为首的工人党。这是“法国真正工人政党的第一个组织”。马克思、恩格斯曾积极参加法国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批判了某些领导者的机会主义错误,为法国工人运动指出了正确的道路。年的俄国革命,给法国工人运动以巨大鼓舞。工人运动猛然高涨。年,参加罢工的人数约有10万,年罢工人数高达人。年特罗维尔的同盟罢工尤其激烈。6月30日罢工开始,巴黎工人组织了示威游行。因军队向工人开枪而发生激烈巷战。

列宁对这次罢工斗争曾写道:“特别是在法国,阶级斗争的尖锐化表现为特别猛烈的、急剧的、往往简直是革命的爆发,当无产阶级埋藏在心底的对压迫者的仇恨突然爆发出来的时候。“和平的”议会斗争局面就要被真正的内战场面所代替。”在无产阶级革命化的同时,法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倾向有所增长。法国机会主义的基础是工人贵族。工人贵族的产生是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腐朽性对工人队伍的侵蚀。是资产阶级用他们高额利润的残羹剩饭收买工人叛徒的结果。

上述工人党在诞生初期,就因机会主义者的活动而分裂为盖德派和“可能派”。盖德派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者;可能派则是机会主义者,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把工人运动放在“可能的”范围内,集中力量去争夺地方自治机关的市议会。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坚决斗争中,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广泛传播,由于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影响,在年组成的法国社会党内,左派开始形成,为法国工人运动的更高发展和法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高利贷垄断资本的发展,是离不开殖民掠夺的。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又重振强盗旗鼓,从事殖民地扩张,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垄断资本的形成而达到高潮。年,突尼斯沦为法国殖民地,取得“保护权”。~年,法国侵占越南中部、北部,挑起中法战争。年迫使老挝成为“保护国”。年发动夺取马达加斯加岛的战争,遭到当地人民剧烈的抵抗。年控制该岛。此外,还在西非、中非侵占了广大的殖民地。这时期,法国也进一步侵略我国。年,强将我国广州湾作为其“租借地”。把云南和广西的一部分划作其“势力范围”。

年,参加“八国联军”。镇压我国义和团革命运动,在北京、天津、保定一带犯了可耻的劫掠和破坏罪行。到了年,法国的殖民地面积已由年的20万平方公里增到万平方公里,人口由万增到5多万,仅次于英国而为世界第二大殖民国家。为了进行殖民掠夺,法国在殖民地建立了20个银行,和个分行。为了保证高利贷的榨取,法国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实行非常残暴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总危机开始的一个标志。~年,是总危机第一阶段。在总危机条件下,这期间的法国经济更加今不如昔,难于振作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重分世界的侵略战争。法国参加这次大战的主要目的,是夺回~年普法战争中被德国割去的亚尔萨斯和洛林,并夺取德国莱茵河左岸矿藏丰富的萨尔区域。为了进行战争,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削减民用工业生产,加强军火生产,限制人民消费,控制对外贸易,把法国经济推上战争轨道。战争结果,法国虽然是胜利者,但因战场主要是在法国,所受破坏十分严重,阵亡人数达万,物质损失达0亿法郎。工业方面:战争第一年内法国就丧失了煤炭、纺织、冶金等工业中心的东北部十个省。

当时法国煤产量的74%,钢铁生产的63%,铜工业的94%,羊毛工业的81%,麻织工业的80%,都集中在这个区域。战争五年中,这个法国工业精华所在的地区,一直被德国占领,以致法国铁矿开采量从年的万吨退到年的万吨,生铁产量从万吨退到万吨,钢产量从万吨退到万吨。农业方面:战前有劳动力人口.9万,战时农民大量调赴前线,劳动力减到万人。从年到年,麦类、马铃薯、葡萄等的耕地面积,从.1万公顷减退到.8万公顷。小麦产量从万公担减退到万公担;葡萄产量从万公担减退到万公担。

整个农业经济的损失,估计有90亿法郎。对外贸易方面:由于工农业生产大降,商品输出受到战争限制以及大量军用物资和粮食的进口,结果造成大量入超。年~年间,法国进口额由84亿法郎增至亿法郎,激增一倍半以上;而出口额则由69亿法郎减至47亿法郎,跌落了三分之一。六年间入超总额共达亿法郎之巨。在这次大战中,法国欠了大量外债。单是欠美国的债就达38亿美元以上。这就造成财政金融的极端混乱。法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进一步衰落。

战时,法国垄断资本的军火工业十分兴旺。汽车、飞机、电机、化学等工业部门,都有显著发展。57%的产业工人被集中于军需生产。垄断资本大发横财,而广大群众和士兵却遭到无比的痛苦和灾难。仅就通货膨胀、法郎贬值和物价飞涨来看,年到年,法兰西银行的货币流通量从百万法郎激增到百万法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指数从.4上升到.6,高出几倍的黑市价格还不在其内。工人工资的增加,远跟不上物价的高涨。

加以劳动时间的延长,劳动强度的增加使工人的精神和身体都遭到摧残,这就引起阶级斗争的高涨。~年,罢工达次。前线士兵也在酝酿反战运动。特别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斗争更趋激烈。年,罢工次数增至次,人数达50万人。除经济要求之外,工人还提出停止战争与实现和平的要求。只因年战争的结束,法国统治者面临的这场政治危机才告平静。

战后,法国以胜利者的资格,通过年“巴黎和会”的分赃斗争,从德国抢到巨额赔款(占德国赔款总额的52%),收回了亚尔萨斯与洛林,取得利用萨尔煤矿十五年的权利,与比利时、英国共同暂时占领莱茵河左岸,得到了方里的新殖民地。这对法国经济,特别是重工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战后初期,当欧洲许多国家还处在经济混乱中时,法国经济已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工业方面,由于亚、洛两省的收复,法国取得了66座熔铁炉和52个冶金企业,炼钢厂数激增1倍;又由于国界调整,法国钢铁生产一转手就增加了75%。

加之萨尔煤矿的开采,德国在赔款项下每年供给万吨煤,以及战时停止开采的个煤矿的恢复生产,使战前缺煤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同时,法国资产阶级又极力推行其加强对工人剥削的“产业合理化”政策。这一切,使法国垄断资本的重工业很快地恢复和发展起来。年,生铁和钢的生产,比年,增加一倍左右;生铁产量的绝对数还超过了英国,这年英国生铁产量是万吨。

战后,法国的电力工业、机器制造业、建筑材料、化学工业、纺织工业、都迅速发展。汽车工业增加五倍以上,橡胶工业增加八倍以上,机器制造业由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七位升到第五位,纺织工业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三位、欧洲的第二位,许多工厂矿山设备现代化了。显然,这主要是垄断资本的发展。从工业总产量来看,年比年增加35.5%,而同期的英国还未恢复战前水平,只有年的99.1%。至于农业方面,战时荒废的耕地,到年已恢复了95%;战时减产的农产品也恢复战前水平。主要农产品如小麦、葡萄、马铃的产量,在~年间,生产很不稳定,时增时减,处于停滞状态,不像工业生产那样逐步上升。

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战后法国的对外贸易大有改善,逆差在不断缩小。以年与年相比,输出总额增加3倍以上,而输入总额则只增加了36.9%(在~年间,还出现出超现象)。在输出的商品中,制成品的输出值增加将近3倍,原料输入增加1倍半左右。战后十多年间,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在垄断资本不断加强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从上面的史实中已经可以看出来,现在进一步对这点加以析述。随着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战后法国工业生产的集中,更加迅速了。

年,法国国内只有个雇用工人以上的企业,到年,这类大型企业便增至个。年,法国雇用50个工人以上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0.38%,到年则为0.91%(亚尔萨斯和洛林不在内)。这类企业的工人数在工人总数中的比重,年为30.6%,而年则增为44.8%。同期,工人在0人以上的巨型企业由个增至个,其职工人数在工人总数中的比重,则由8.1%增至13.4%。在工业生产集中的基础上,产生了庞大的垄断联合组织。

例如,以史赖德尔和万德尔兄弟为骨干的“佛尔日委员会”,就支配了法国整个重工业;库尔曼和先戈公司的康采恩,就把化学工业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西特罗燕·伯约和雷诺公司,就生产了汽车工业70%的产品。到年,将近90%的法国企业都被组织在协会和辛迪加等垄断组织中。金融资本的发展也很迅速。以洛希尔家族银行为例,它的业务范围,从银行业扩张到运输业、矿业、化学工业、电器工业等行业中。年,洛希尔兄弟银行的资本高达3亿5千万法郎,比法国最大的储蓄银行的资本还多;洛希尔家族所掌握的流动资金,竟超过法国国库所掌握的流动资金。

“二百家族”进一步控制了法国国民经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了。法国垄断的资本具有顽强的高利贷性质。战后,法国工业虽然有了重大发展,国内投资市场虽然随战争破坏地区的恢复而有了扩大,但资本输出仍在不断增加。年资本输出额为亿法郎。年就增到亿法郎左右。之后,还继续有增加。根据被缩小了的数字计算,法国投在国外的资本至少占国民财富的15%以上。输出资本的大部分,仍以高利贷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意大利、比利时等国。这种资本输出还具有军事政治意义。通过贷款,法国与这些国家在军事上政治上互相勾结起来,这表明法国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在战后进一步加深了。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伴侣。战后,随着法国垄断资本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也很快地跟踪而至。年秋,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年中波及法国。这次危机对法国的打击也很严重。它从银行业开始,首先是有名的贝壳银行破产,接着许多银行相倒闭,存款人所受损失不下30亿法郎。之后,危机迅速笼罩整个国民经济。各种生产锐减,机器开工不足,很多工厂破产,大量商行倒闭,失业大增。

结语

这场打击,使法国经济倒退回年的水平。工业方面,受到最猛烈打击的是纺织工业和奢侈品生产。年,丝织业生产比战前降低了66%,棉织业降低了35%,毛织业降低了26%。年初,还有多个棉织工厂破产。年,日本开始克服危机,稍后是英国,接着是美国,只有法国到年还未摆脱危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