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印度外交官、历史学家K.M.潘尼卡曾说:“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年的 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条约》有一项很重要的条款,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项条款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这个条款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时在逐渐平息。从年6月28日弗兰兹·费迪南大公被刺后的数星期开始的紧张氛围,主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分别是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年巴黎和会,经济上的竞争
在年前后,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国市场的竞争,例如-年意大利和法国、-年俄国和德国、-年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均爆发了关税战,也可说就是 。由于19世纪后期德国的工业化速度异常迅速,德国和英国之间展开了最为关键的经济竞争。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工业的31.8%,德国仅占13.2%。但到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比例已经下降到14%,而德国则略微上升到了14.3%,稍大于英国所占比例。德国工业产量的这一短时激增意味着它同英国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十分激烈。要确切说明这一经济竞争的政治影响是不可能的,不过它的确使两国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它还通过刺激海军军备竞赛而近一步促成了国际紧张局势。这两个国家都竭力叫嚣,必须建立起海军力量,以保护商船航线和商船运输。年,由海军上将冯·提尔皮茨着手进行的德国的新造舰计划,在没有根本改变势力平衡的情况下,加剧了英德两国的紧张关系。德皇的建造强大的海军和最强的陆军决心大大地促成了战争的最终爆发。
日德兰海战第二,殖民地的争夺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和国内的困难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然而,殖民地竞争不只限于英国和德国。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 统治权的争夺,因此,他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北非、英国和法国在暹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继发生了冲突。这些对殖民地的争夺在 次世界大战前的30年间产生了日益紧张的气氛。
第三,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
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进了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联盟体系始于年德国宰相卑斯麦与奥匈帝国缔结两国同盟条约之时。这是一个防御性的盟约,旨在保护德国免受法国人的攻击,因为法国人想收服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这个条约还旨在保护奥匈帝国免受俄国人的攻击,因为俄国人在巴尔干半岛同奥匈帝国接连不断的发生冲突。年,两国同盟因意大利的加入而变成了三国同盟。它的目的还是防御:保护意大利免受法国的攻击,因为意法两国在突尼斯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当时,三国同盟无论就其宗旨或盟约条款来说,都绝不是侵略性的。德国和奥匈帝国都是易满足的国家,它们主要感兴趣的是维护欧洲大陆的现状。
但是,从另一个立场来看,三国同盟完全是另一回事。在法国和俄国看来,它是一个控制欧洲、使法俄孤立并易受攻击的势不可挡的集团。另外,法国和俄国在好几个地区的殖民地问题上都与英国有较大分歧。结果,年法俄同盟缔约成立,它的两个目的是反对三国同盟和抵制英国对殖民地的争夺。法俄同盟因年英协约和年英俄协约的签订而成三国协约。实质上,这两个协约是事实上的殖民地协约。例如,英法同意承认各自在尼罗河流域和摩洛哥的利益;英俄也商定将波斯划分为两大势力范围。
这样,所有强国这时都已加入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这给国际关系带来了种种灾难性的后果。每当发生重大争端时,两大集团的成员即使对争端持怀疑态度,也不得不支持各自的直接参与争端的盟国。否则,他们就会担心自己的同盟会瓦解,使自己陷于孤立而遭受危险。因而,每次争端往往都会扩大为重大危机,而两大联盟的所有成员国则不论愿意与否都将卷入其中。
铁血宰相-卑斯麦第四,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第四个背景原因是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这种愿望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是难以对付的,那里的法国人仍不服从德国的统治。但在中欧和东欧,它却是一场噩梦。由于对民族自决的要求日益增长,那里的多民族帝国正处于差不多被撕成碎片的危险之中。例如,在哈布斯堡帝国,局统治地位的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就受到了觉醒的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以及包括捷克人、斯诺伐克人、罗塞尼亚人、波兰人、斯诺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在内的许多斯拉夫民族的对抗。因而,不难理解,哈布斯堡官员做出了“帝国要生存,必须采取强硬措施”的决定。这个决定对好战的塞尔维亚人尤其适用,他们正吵吵闹闹地要求与多瑙河对岸独立的塞尔维亚统一在一起。所以,在费迪南大公于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后,苛刻的条件便被送到了贝尔格莱德。不过,塞尔维亚的背后是俄国,而俄国的背后是法国和英国。同样,奥匈帝国也有德国支持,理论上还有意大利支持。因而,民族自决与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结合遂使欧洲陷入大屠杀之中。
第五,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19世纪后期是欧洲军事技术通过科学和军事的结合获得大飞跃的时期。旧式武器正得到改进,新式武器包括潜水艇和飞机被引进。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公司、德国的克虏伯公司、法国的施耐德-克鲁索公司等私人军火公司煽动了全球范围的武器竞赛:他们通过买武器给一个国家,引起邻国的恐慌并刺激了武器销售。大国的军事领导人通过大量订购 式武器来寻求安稳。然而,他们利用铁路网来协调日益膨胀的军火库,以准备详细的动员计划;通过这一计划大量的军需物资和数以百万的应征士兵将被运往战争前线,反对出现任何可能出现的敌国联盟。
一旦激活计划A或B或C或不管什么计划的按钮被按下,人员和物资就会按计划自动地、大规模地运输。不再可能撤销命令,因为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将被堵塞,使国家在由此导致的混乱之中处于无防御状态。由此,任何当局,不论是皇帝还是首相都无法扭转大的动员令。这种历史学家所谓的“军事时间表的紧急状态”,已被证明是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刺杀时间之后那些寻求和平解决的人们所面临的一大障碍。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在8月4日真正开火之前,当时的外交家还有几个星期的宽限时间。今天,这个宽限时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现代武器发射技术可以在几分钟内跨越诸大陆,而数以千计的自动作战系统——每个系统都配备有各自作决定的计算机,在发生核武器大战时,使得人们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王妃次世界大战是当时欧洲新老强国矛盾爆发到顶点的一次大战,虽然协约国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胜利,然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恰恰是后面一场 后无来者的大战的导火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