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峥华
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三十年的余斌老师,最近写了一本书《译林世界名著讲义》,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外国作家作品集纳成21讲,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巴黎圣母院》到《红与黑》《高老头》《包法利夫人》到《傲慢与偏见》《简·爱》再到《变形记》《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他介绍作家生平,讲述作品内容,解析文学流派,定位他们的历史影响。像一本通识读本,为我们简明扼要地进行“导读”。
每一讲的末端,还附上中译本的出版小资讯,里边却藏有很大的信息量,把西方名著落地中国的前世今生勾连了起来。
《译林世界名著讲义》
我则以八卦心态,梳理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建立了自己的图谱,比照阅读,更能从这个名著版图里看到大师众生相。
一、很多大作家的父亲都是医生。
这可谓是巧合。父亲当医生,在基因学上并不能给后代以更多的文学遗传。另外,医生的职业,也并非都能带给家庭带来富裕或是小康。但奇怪的是,余斌老师所选的作家中,不少人的父亲都从医。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就是一位退休军医。俄罗斯文学尽管到十九世纪才开始引人注目,但一登场就让人眼花缭乱,因为群星荟萃。比如“三巨头”之称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屠格涅夫小3岁,比托尔斯泰大7岁。父亲当医生的收入并不能给家庭带来良好的条件。24岁时,陀思妥耶夫斯基靠自己努力,以作品《穷人》一举成名,被认为果戈理后继有人。后世评论家习惯地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排排座,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看到的是“重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托尔斯泰的作品则是正常人眼中的世界。
陀思妥耶夫斯基探讨了人类灵魂的深度,托尔斯泰的作品展现了人类生活的广度。也因此,他俩并列为俄罗斯“文学双璧”。
法国小说家福楼拜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岁,都出生于年。医院院长,家庭生活无忧,这让福楼拜养成了写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包法利夫人》写了一千八百页,最后出版时删到五百页。福楼拜的强项是让小说中的人与事自然呈现,力避作家本人的情感流露。这种写法影响了后世很多作家,也开启了西方现代小说。因此福楼拜被尊为西方现代小说之父。
福楼拜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父亲也是医生,塞万提斯一生坎坷又动荡的经历不知与父亲的传承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不可否认,医生父亲生了一位伟大的小说家。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父亲同样是医生,海明威承袭了父亲的兴趣,如打猎、钓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生性热爱大自然,这为他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很多作家都有从军史。
从军的经历,无疑为许多作家开阔了视野,增加了阅历,甚至改变了世界观。
如果说刚开始,俄罗斯文学对西欧亦步亦趋,靠大量模仿来受影响。到了普希金,俄罗斯文学有了自己的面目。接着,屠格涅夫将俄罗斯文学带到西方。而托尔斯泰的出现,则让西方文坛开始面对他这个巨大的存在,正视并接受俄罗斯文学。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家有庄园,后从军,多次参加战斗。他的著作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都有战争的背景。托尔斯泰是个强烈自省的人,被宗教、政治、社会实验所吸引,反对暴力革命,希望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的问题。晚年他持斋吃素、住茅舍,在观念上与家人冲突,选择出走,82岁客死于火车站。《安娜卡列尼娜》第一个中译本由周扬翻译,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托尔斯泰
法国作家莫泊桑要比托尔斯泰晚20年出生,算后辈。他在普法战争时入伍参战,此番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年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年《羊脂球》大获成功。他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的作家。余斌老师评论说他构思巧妙,该藏的藏,该露的露。掐头去尾,非常引人入胜,也正因此他奠定了欧洲现代中短篇小说的模式。鲁迅、周作人、胡适等都译过他的作品。
莫泊桑
塞万提斯也有从军经历。他先参加了步兵团,后经历了勒班陀战役、纳瓦里诺战役,并落下左手残疾。之后参加社会活动被俘,沦为奴隶,被关了五年,曾越狱多次,后被赎出。一生拥有英雄主义情怀,却穷困潦倒。十六世纪曾流行充满白日梦的骑士小说,塞万提斯深知其有害和可笑,于是写了反骑士小说《唐·吉诃德》。《唐·吉诃德》中的俘虏经历就是塞万提斯自己生活的写照。《唐·吉诃德》成了日后理想主义的代名词。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之会有不同的感受。年林纾便翻译这本小说。
美国作家海明威,生于,比福克纳小2岁,比菲茨杰拉德小3岁。一提起他和他的小说,我们免不得与“硬汉”二字相连。他参加了一战、西班牙内战、二战。《太阳照常升起》年出版,是半自传体小说。《永别了,武器》出版于年,也是自传体作品。因了小说,他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丧钟为谁而鸣》出版于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大获成功。之后他的创作陷入低潮,直到年写了《老人与海》重回巅峰。年,62岁不到的海明威开枪自杀。他的小说简无再简,单一的场景,单一的人物性格,单一的故事,著名的“冰山理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是海面上的八分之一,其他八分之七要读者细读文本才能体会)便是他创作风格的最佳注解。
海明威
年,张爱玲以笔名“范思平”译了《老人与海》,被公为该书的第一个中译本。张爱玲因为太喜欢它了,便顾虑并担忧译笔不能表达出原著的淡远、幽默与悲哀,还有文字的迷人韵节。她认为书中很多句子貌似平淡,却充满了生命的辛酸。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也当过兵。放现在讲,菲茨杰拉德无疑是大帅哥。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坛出现了好几位杰出人物。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前二者因获过诺奖,名气大一些。菲茨杰拉德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进了军营,服役中开始创作《尘世乐园》,一举成名,年仅二十四岁。之后写作爱情顺风顺水。
创作于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美国梦,并创造了代表享乐年代新名词“爵士时代”。年黄淑慎译本是中文最早的译本,乔志高的译本出版于年,年巫宁坤译本出版。菲茨杰拉德身后名气比生前大,他在世时人们把他当畅销书作家看待。我很喜欢乔志高的译本,译出菲茨杰拉德的味道。
菲茨杰拉德
三、很多作家都遭遇流亡经历。
流亡经历也让很多作家在创作上积累了不少阅历和素材。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对空想社会主义有兴趣,年他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长达十多年之久。后回到圣彼得堡。他的第一部长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就是这个时间写就并出版的。流放的经历让他写作呈现出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并伴随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鲁迅评论他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法国作家雨果比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将近20岁。他生活的年代经历了大革命、巴黎公社、波旁王朝、七月王朝。雨果本人是学霸,20岁就出版诗歌集。但他是一位共和主义者,非为宫廷而生而是为广场而战。
拿破仑三世称帝时,他为抗议流亡国外长达19年,写下了大量反帝制的诗文流传回国,全法国人都在倾听他的声音。他也因此被称为法兰西的良心。80岁生日时,据说有60万人前去为他祝寿。去世时,法国为他举行了国葬。雨果一生扮演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都是富有革命性质的作品。
四、很多作家都未婚。
从婚姻状况可以看出很多作家的人生选择。
捷克语作家卡夫卡,与菲茨杰拉德、福克纳、海明威可以算同一时代的,仅比他们大几岁。他学的是法学,进保险公司工作,终其一生是个小职员,写作只是副业。他性格懦弱,不敢违抗父亲的意愿。曾订婚,但都逃婚。
《变形记》显示了作家的洞察力。年李文俊先生首译。卡夫卡曾要求好友在他死后把作品《审判》《城堡》销毁,但好友没有听从。这让他在后世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文学地位。卡夫卡一生未婚。
简·奥斯丁,尽管是十八世纪英国小镇的姑娘,极谦逊又极自信,福斯特曾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到写作手法中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前者代表是奥斯丁,后者代表是狄更斯。可能是对人物有着天生的深刻洞察力,作家宁愿选择嫁给文学,终生未婚。
简·奥斯丁福楼拜一直离群索居,写作的精细和克制,让他在情感上高度冷静,后人罗兰巴特提出“感情的零度”理论便可以追溯到他这里。这种冷静可能是他终生未婚的原因。
五、很多作家都早逝。
莎士比亚去世时只有52岁,他以实际行动对《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句世纪天问做了最佳的诠释。从喜剧悲剧到历史剧,三十多个剧本成就了莎翁在英国的文学地位,后人研究他的著作论文多不胜数。
从法国到俄罗斯,众多作家笔下都抹不掉哈姆雷特的影子。连歌德都说,读他作品的第一页,就知道整个人生都属于他了。
巴尔扎克也是52岁去世,他出身良好,生活安康。唯一的问题是他太勤奋,一生高产,一年要写多少部小说。《高老头》这部杰作竟写了不到一周,创下写作速度的神话。他崇拜拿破仑,发愿把他用剑未完成的事业,用笔完成。
此后,夜以继日地写作了20年,用《人间喜剧》做了最好的证明。这部由90多个长短不一的小说,二千多个人物,恢弘组成的小说王国,对法国当代生活进行了全景式呈现。也由此,巴尔扎克付出了健康和生命。
简·奥斯丁去世时41岁,她有温馨的大家庭,是八个孩子中的一个。她的作品,如《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劝导》都是嫁女故事或是茶杯里的风波,以日常琐事为内容。用余斌老师的话讲,她擅长在自己的螺蛳壳里做自己的道场。在如何塑造人物方面,简?奥斯丁确实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新的高度。
勃朗特三姊妹也属早逝。写《简爱》的夏洛蒂·勃朗特,去世时39岁。写《呼啸山庄》的二妹艾米莉·勃朗特30岁时去世,写《爱格尼斯·格雷》的三妹安妮·勃朗特死时29岁。余斌老师评《简爱》等小说有哥特小说的影子,但又超越了哥特小说,不停留和满足于悬疑破案。
菲茨杰拉德成名后过上挥霍青春和爱情的日子,乐极生悲,太太泽达尔被送进精神病院,菲茨杰拉德也在44岁时因心脏病发作去世。时光于他永远停留在俊美的记忆中。
莫泊桑成名后生活放纵,染梅毒,后进精神病院,43医院去世。
……
在这个文学版图里边,尽管余斌老师只是跳跃式地选择一些名著,从公元前的《荷马史诗》到十三世纪但丁的《神曲》,直至十六世纪的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十八世纪的巴尔扎克歌德简·奥斯丁,到十九世纪的狄更斯雨果马克·吐温等等,我们还是看到一个绚烂的大师群星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