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卓别林,我们脑中第一个涌现的印象就是破礼帽、牙膏胡、大头鞋、鸭子步,顺便手拄一根拐杖,他是英国男演员、导演、编剧,是无声电影时期最有才能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是上一个世纪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然而有这么一部影片,由他亲自设计,亲自推敲每一句台词,耗费极大的精力时间琢磨影片的每一个片段,据了解,光影片中的对话平均一天他一天都要写上字。可这样经过精雕细琢的剧本,却收到了当时美国电影摄制发行会主席哈里森·海斯办事处的通知,说如果卓别林坚持拍下去,那么将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麻烦,所以他们警告卓别林所在联美影片公司停止拍摄。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结合当时的世界状况,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二战期间拍摄并放映的《大独裁者》,引发他编写剧本的间接原因,与卓别林的好友——爱因斯坦夫妇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托马斯·曼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些能人才子接连被迫流亡,这使得对于战争情节有一定了解的他愤慨不已,原先他只觉得希特勒滑稽可笑,可现在,迫害进步人士、犹太人的失策了,在他眼中变成了一个毫无理智的疯子。
卓别林自己也曾说过——“我非要嘲笑希特勒不可……我再也不曾想到,在澳大利亚野人住的地方以外,竟然会发生那样的暴行!”他下决心要把片子拍出来,即使联美公司不管,自己租影院放映也在所不惜。
特别是一些报刊发表了《大独裁者》的剧本初稿后,德意志帝国对如此露骨的反纳粹的内容大为光火,公开声称宣称要在影片上映时制造混乱、在影院扔臭气弹、向银幕开枪,这样的情况即便在年影片正式上映之后,其恐吓效应一直没有停止过。
但就算是这样,在美国纽约,该影片也持续不断的在播放,甚至于有两家影院一直连续播放了三个多月,后来影片被传输到其他各个国家,观看的记录也超过了卓别林影片上映次数和观众人数的记录。
《大独裁者》中由他亲自设计的托曼尼亚国独裁者、双十字党党魁兴格尔,和犹太理发师两个主角,均由他扮演,卓别林在剧本中写的奥迪鲁就是隐喻被德国吞并了的奥地利,以及被入侵的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剧情中用诙谐搞笑的场景和对话,谐音法虚拟人名与国名,用巧合法设置两个截然不同却相貌相似的人物,用误会法形成戏剧性的情节,毫不留情的揭示了独裁者的残暴不仁。
喜剧大师卓别林复古怀旧牛皮纸海报酒吧餐馆咖啡厅宿舍装饰画芯淘宝¥2.5购买已下架也凭借这样的演绎手法,所以在二战结束之后,全世界也开始激烈上演他的《大独裁者》,无论是哪个地区,《大独裁者》都受到了极大的好评,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卓别林的演技,更是因为卓别林对和平的热爱与向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