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捷克 >> 捷克报价 >> 正文 >> 正文

为何德国能击败法国却无法灭掉英国两个原因

来源:捷克 时间:2023/10/2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国家整体实力急速衰弱,而美国靠着战争财和夺取最后的胜利果实,成功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德国奋发图强,尤其是在阿道夫掌握政权后,德国发展更为迅速,并逐渐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但阿道夫的政策虽然很有效,但却是有个缺点,他实行的其实算是透支政策,当德国国内资源无法支撑他的政策时,对外扩张掠夺资源是必然的选择;在英法等欧洲强国的绥靖政策下,德国通过各种方式,先后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而后又与苏联瓜分波兰等。

迫于当初签订的保护条约以及社会舆论压力等,英法对德宣战;但实际上,号称陆军“世界第一”的法国,却仅是派大量军队固守花费重金打造的马奇诺防线,在他们看来,不管德国怎么闹,只要不主动来打他们就行了,毕竟一战的惨烈教训还没过去多久,英法实在不想再打仗了。

但德国又岂会让英法如愿?起初德军高层效仿“施里芬计划”,但根本无法撼动马奇诺防线,英法联军在见德军根本突破不了马奇诺防线后,开始放松警惕;不料此时阿道夫已经接受了曼施坦因的计划,大量德国精锐装甲部队绕过马奇诺防线,穿越崎岖艰险的阿登山区,突袭英法联军的后方。

而且这个计划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快,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守卫薄弱的法国边防线,让马奇诺防线中的英法联军无法回援,兵锋直指巴黎。双方交手仅一个月,法国就投降了,大量英法联军拥挤在敦刻尔克,伤亡惨重;要不是德军判断错误的话,近四十万英法联军就要全军覆没了,最终成功撤退的联军多达三十三万六千,这些人后来成为反攻德国的主力军。

法国灭亡后,德国将重心放在了英国;英国虽然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大的岛国,但却是称霸世界三百年的老牌工业强国,美国也就靠一战才赶上来,但就底蕴而言,仍然无法和英国比;德国自然也不会轻敌,为此,德国做了大量准备,不仅建造大量的航空母舰、战列舰及其他军舰,而且大规模扩充空军。

但德国海军的表现远不如陆军,甚至比同时期的日本都要差太远了,在威瑟堡行动中,德国海军同陆军、空军协同作战,虽然最终完成了目标,但损失了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0艘驱逐舰和4艘潜艇,同时也因为鱼雷性能问题导致潜艇攻击战果少、艇员士气低落。

在后来与英国海军交手的时候,德国海军除了潜艇部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外,其他的皆是惨败,四艘马丁·路德级装甲航母被英国特种部队炸沉,其他更先进的航母直至战争结束都没建成;俾斯麦号战列舰被炸沉,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被英国空军在林根峡湾海域炸沉,其他型号的军舰就懒得说了,惨败。

海军实在不给力,那就空战吧,夺取制空权后,英国海军也就没用武之地了,无论是横渡英吉利海峡还是其他方式登陆英国本土都没什么问题;于是历史上惨烈的英德大空战就此爆发。在初期时,英国是落于绝对下风的,因为匆忙从敦刻尔克撤离,所以丢失了大量军事装备。

英国本土只剩下门大炮、门反坦克炮和辆坦克,轻武器只有约60万支步枪和1万挺机枪;空军也损失惨重,丧失了约架飞机,牺牲了名富有经验的飞行员,本土只剩下了架战斗机和架轰炸机;而当时德国除了海军“废柴”外,其他的都很强,空军拥有作战飞机3多架,陆军就更不用多说了。

于是德国野心勃勃的制作了“海狮计划”,企图全面压制英国空军后,陆军横渡英吉利海峡;但英国不愧是老牌工业强国,在面临生死危机的时候,也顾不上什么绅士风度了,有飞行经验的人纷纷加入空军,各个工厂也是紧急赶制飞机及其他防御装备,使飞机产量由每月架迅速增加到每月0架。

而且当时英国还研制出了先进的“飓风”式和“喷火”式飞机;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外援,由于美国在英国拥有大量投资,自然不会让英国就此陷落,所以美国不仅给予了英国大量援助,而且还派出了大量“志愿”空军,双方差距进一步缩小。

再加上当时英国已经部署新研发的雷达,这简直就是神兵利器,让英国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战争的结局是德国向英国投掷了6万吨炸药,造成英国八万六千名平民伤亡,一百多万幢房屋被炸毁。这期间,德国损失架飞机和六千多名飞行员;英国损失了架飞机和名飞行员,而其中很大因素就是因为雷达。

最终,德国在海军节节败退,空军战斗失利的情况下,无奈放弃攻占英国的想法,转而全力进攻苏联。其实当时的德国真的很强,但奈何它要对付的是同样强大且做好了对抗准备的英国,而且英国还有美国的资助,等于它要同时对抗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世界第三工业强国;关键是英国还研制出了雷达这件对付空军的有力装备。

#英法联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