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秋收起义是年我党发动的三大起义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党史专家余伯流曾评价秋收起义三个一:“打出了一面党旗;二是闯出了一条新路;三是走出了一个伟人。”
当时,我党预定参与秋收起义的主要有三股力量,一湘赣各县农军,二是安源路矿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其他工人武装,三是我党领导的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
因此,起义部队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总指挥卢德铭,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参谋长钟文璋,下辖3个团:第一团由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以及鄂南崇阳、通城的农民武装组成,团长钟文璋(兼);第二团由安源路矿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安福、莲花、萍乡、醴陵、衡山等地的工农武装组成,团长王新亚;第三团以浏阳农军加上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各一部分组成,团长苏先骏。
上述参加起义的各路人马共计余人。
和其他起义一样,黄埔毕业生中的我党党员在起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事后统计,参加秋收起义的黄埔生共有23人。他们分别是:卢德铭、张子清、钟文璋、余洒度、苏先俊、陈浩、伍中豪、徐彦刚、陈毅安、张宗逊、谭希林、陈龙鹤(朝鲜人)、范树德、游雪程、刘型、王良、陈伯钧、吕赤、徐恕、黄子吉、陈树华、黄瓒、曾士峨。
其中,陈浩、张子清毕业于黄埔一期(张子清是湘军随营学校合并)。
卢德铭、余洒度、钟文璋毕业于黄埔二期。
苏先俊毕业于黄埔三期。
伍中豪、陈毅安、范树德、吕赤、徐恕、黄子吉、陈树华、黄瓒毕业于黄埔四期。
张宗逊、陈龙鹤毕业于黄埔五期。
谭希林毕业于黄埔六期。
徐彦刚、游雪程、刘型、王良、陈伯钧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曾士峨毕业于黄埔军校长沙分校。
建国后,这23名黄埔生却只有两人成为我军开国上将。
一个是张宗逊,秋收起义时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六连连长。
另一个是陈伯钧,正好是张宗逊连一排排长。
为什么其他21人没能获得军衔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大家可能猜到了,革命战争过于残酷,牺牲率非常高。
在秋收起义中,我军三路围攻长沙,遭受优势湘军围攻,损失惨重,钟文璋团被之前收编的邱国轩部袭击,钟文璋本人下落不明,营长黄瓒牺牲。在决定转战井冈山后,部队在芦溪遭到朱培德滇军尾追围攻,总指挥卢德铭为了掩护部队壮烈牺牲。
最可惜的要数吕赤了,上井冈山后没几个月,好朋友陈上将向他显摆新缴获的手枪,不小心擦枪走火,吕赤倒在了血泊中。
年,红四军决定离开井冈山,转战赣闽,张子清因为负伤奉命留守,虽然躲过了国军的搜剿,但终因营养不良、伤情恶化,不幸牺牲。
红四军下山后转战闽西,进攻漳平,在打开进攻通道的战斗中牺牲了唯一一名朝鲜籍黄埔生——陈龙鹤
陈毅安和游雪程在彭总的红五军上山后奉调红五军,年4月,彭总指挥部队进攻江西重镇瑞昌城,由于该城后面是大湖,且洪水猛涨,敌人凭险固守,加上敌之援军又至,故战斗失利,纵队司令员李灿和第二支队支队长程子华受伤,游雪程不幸中弹牺牲。
同年7月,彭总率部攻克长沙,随后撤退,陈毅安奉命率领第一纵队死守全军撤退要道,正在陈毅安指挥重机枪开火时,不幸被敌人火力偷袭,倒在了血泊中。
在中央苏区时期,牺牲的黄埔生最多:
毛委员最看重的军事干部王良和伍中豪,都是打了胜仗后被土匪(靖卫团偷袭),壮烈牺牲。
毛委员看重的另一位军事干部曾士峨,在第三次反围剿时率十一师与国军中战斗力颇强的十九路军交战,见部队久攻不下,亲自操起轻机枪带头冲锋,不幸腹部中弹,抬下战场后伤重牺牲。
牺牲时间最晚的是徐彦刚,在主力红军长征后奉命率领游击队坚守湘鄂赣边,打了许多漂亮的伏击战和运动战,可惜在一次突围作战中负伤,被送到老乡家秘密养伤时被贪财的村民发现,壮烈牺牲。
第二个原因就是由于种种原因离开队伍或叛变革命。
在决策秋收起义部队前途时,苏先俊、余洒度因为不满毛委员上井冈山打游击的决定,离队出走。
苏先俊到长沙后被捕叛变,出卖了省委书记郭亮。彭总率红三军团攻克长沙后处决了他。
余洒度辗转来到上海,对革命悲观失望,脱离了党组织,没两年被国民党特务逮捕,直接投靠了校长。被委任为六十一军政训处少将处长,后因走私毒品事情败露,校长亲自下令枪决。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处长陈树华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毛委员派人将其送回老家新化养病,痊愈后联系不上组织,只得脱党。后加入国民党,任军令部第四处少将处长、国防部史政局局长。年3月任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秘书,到北平与中共和谈。4月和谈破裂后随张治中在北平宣布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中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办公室副主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等。
值得一提的是,陈树华还是我军首面军旗的设计者之一。
毛委员率部上井冈山后,被寄予厚望的第一团团长、黄埔一期生陈浩却被昔日的恩师——原军校教导主任方鼎英收买,和徐恕、黄子吉密谋带兵叛变。幸亏党代表宛希先及时察觉,毛委员采取果断措施,枪决了这三名叛徒。
范树德是我军后勤事业的开创者,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任中央军区供给部副部长、赣南军区参谋长、湘粤赣游击队支队参谋长,在湘南遭敌袭击受伤后叛变,到国军任职。建国后被捕入狱,到年3月才获特赦。
第三个原因就是建国后评定军衔时不符合授上将条件。
刘型在建国后转业地方,先后担任湖南省检察院检察长、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不在军队中任职,因此无法授衔。(有传闻是因为长征时被张主席牵扯,导致高开低走)。
谭希林解放战争时期最高任32军军长,解放后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青岛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相当于副兵团级。按规定,副兵团级上将、中将各半。
而要成为上将,要满足三条历史资历:红军师级干部、八路军旅级干部、解放军兵团级干部。谭希林在红军时期最高当过红20军代军长,抗战时期最高任新四军第七师师长,相当于八路军旅级。
但在解放战争时由于华野军事干部高人太多,谭希林最高只当过32军军长,因此不满足兵团级干部条件,因此年授中将军衔是合适的。
当然,建国后华野也考虑谭希林参加革命的历史,因此破格让其从正军级提拔为副兵团级,没几个月就奉调外交部,成为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年回国后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是训练总监部6位副部长中唯一一名中将(其他5位副部长是萧克、张宗逊、李达、郭天民、彭绍辉),参加秋收起义这段历史资历,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