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选
在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会上,我国著名摄影家张甸拍摄的《草原上的神鹰》、《声震山河》、《四老图》、《老农》四幅作品同时入选。其中《草原上的神鹰》这幅作品,还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国家影展二等奖,世界青年联欢节二等奖,并入选了东北三省摄影艺术展览会。《草原上的神鹰》在北京帅府园美术馆展出期间,有些摄影家认为这幅作品不够真实,也有的摄影家认为这是一幅艺术化极强的作品,质疑的声音与赞美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草原上的神鹰》张甸摄
在《草原上的神鹰》这幅作品上,一位蒙族姑娘骑着白马,身体向画面右侧微微斜俯,双手横持套马杆,疾风把她的头发、围巾和马颈上的长鬃都吹得漂浮起来,好似神鹰从天而降,正在套一匹狂奔的烈马。这幅作品所产生的质疑的声音汇集为四点。
一、套马人在套马时,要紧紧追赶着马群,套马杆只能向前套,不应向侧面套。
二、套住烈马以后,套马杆应该加在套马人的腋底下,上身后仰,不然拉不住被套的烈马,还会把人摔下来,甚至摔死。
三、套马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一般是男人干的活,套住烈马的瞬间一定是凝重或紧张的神情,决不可能面含微笑。
四、套马人骑的马并没有真正奔跑起来,套马人只不过手持套马杆,摆出一副套马的架势。
年第2期《新闻摄影》
在年2月出版的《新闻摄影》杂志上,著名摄影家庄学本还发表了“从生活细节谈《草原上的神鹰》”,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一)马颈项下挂的那根绳子:在照片中看到这根绳子下垂着,可能已下垂及地,也可能绳子的梢头执在姑娘的左手中。但从绳子的弯度来看,垂势相当低。这根绳子俗称“偏缰”,连接在马嚼铁右边的环子上,拴马或牵马用的。骑马时这根绳子必须扣在鞍旁或紧拉在手中,这是骑马人普通常识,等于开汽车必先关上车门一样。如果“偏缰”不提高,马在走动或奔跑时踏着绳子,会连人带马绊倒,容易发生危险。现在看着那根松松下垂的绳子,那匹鼓劲奔驰的骏马,不能不令人为那位骑在马上满面笑容的姑娘捏一把汗。同时也令人发生了疑问,如马在奔跑和偏僵下垂起了矛盾;如马已静止,则和姑娘生动的套马姿态又发生矛盾;而且有人骑着马,虽然站定着,偏僵也不应下垂很低。
(二)姑娘的笑:笑能给人以快乐的感觉,表现了新时代人们在劳动中的乐观主义。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是笑口常开的,有的工作是紧张、严肃的。因为创作要符合真实,我们不能要求任何照片中人物都面带笑容,更多的应该要求人物的情感和他们所进行的活动一致。这张照片中,神鹰姑娘在斜伏着身体、横拦着套马杆子的时候脸上露出轻轻一笑,冲淡了四周的紧张气氛,减弱了作品的力量。
(三)穿的缎袍:穿着新衣服拍照,说明今天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了普遍的提高,这是事实。在平时的生活活动中,有必要穿着新衣服,但是它不等于任何工作中都应该穿着新衣服,因为这样做是不符合我们现实生活。如果让工人同志穿新衣服在机器旁边操作,让农民同志穿新衣服在田里干活,人们看来一定会觉得不对劲。这张照片中的蒙族姑娘穿着她本民族华贵的缎面皮袍在放牧,虽然这种现象在牧场上偶然也会有的,但和她工作是不相称的。
著名摄影家庄学本发表的文章
除了质疑的声音之外,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摄影作品也不例外,有质疑的声音就有维护的声音,有些摄影家则站出来维护这幅作品并提出了四点:
一、在套马的时候,马的奔跑不一定都在前面,有时也在侧面,所以从旁边套马、从侧面套马也是常有的。
二、套马的姿势、手法各有不同,在套前或套后也有区别,因此掌握套马杆子时的前伏、后仰或将杆子加在腋下,要看具体的人和具体的情况来决定。
三、套住烈马时面含微笑,表示青年人尤其是姑娘,在套住烈马时的瞬间,按捺不住内心喜悦的心情。
四、套马人骑的马是否奔跑?因画面中看不到马的尾部,不能轻易断定,不过从风势来看,画面还是富有极强的动感。
东北三省摄影艺术展览会作品选集
著名摄影家张甸是东北画报社的摄影记者,擅长工业题材的摄影,其代表作还参加全国摄影艺术展览60年回顾展。年的9月,摄影家张甸到内蒙古草原的呼伦贝尔盟拍摄那达慕盛会,由于在牧区体验生活的时间很短,对于牧民生活的观察和了解也只是泛泛而已。《草原上的神鹰》是按照作者主观的思路创作完成的,从而忽略了牧民在套马时的细节,诸不知细节服务于主题,作品的真实性遭到了质疑。
在争论《草原上的神鹰》的过程中,参与争论的摄影家们首先肯定了张甸的创作热情,也能理解他是由画报社派遣前去拍摄,没有深入生活的时间,画面上有一些瑕疵在所难免。通过这场《草原上的神鹰》的争论,辨明了深入生活的重要性,摄影工作者必须要深入生活,否则创作出的作品就经不住推敲。
提起国展作品的争论,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入选第23届国展的《挟尸要价》引发的争论,其实,首届国展《草原上的神鹰》引发的争论并不亚于《挟尸要价》,只不过《草原上的神鹰》发生在60年前,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每一届国展多多少少都会引发争论,实际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好事,是很正常的事,年至年,这一时期所举办的国展万马齐喑没有争鸣,反而不正常。
赵俊毅·齐白石的组照
《重温街头印象·感受时代变迁》·赵俊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