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捷克 >> 捷克选择 >> 正文 >> 正文

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为何主要通过立陶宛出

来源:捷克 时间:2025/5/5

白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曾经是苏联的一部分。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加盟共和国被称为苏联的三大支柱,其中俄罗斯的海岸线最漫长,濒临黑海、波罗的海、北冰洋、太平洋,乌克兰次之,濒临黑海,而白俄罗斯并没有海岸线,属于一个内陆的加盟共和国。

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国按照苏联时期的边界分别独立,白俄罗斯成为了一个内陆国,因此出海问题成为了当时白俄罗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谓出海问题,指的是如何出海进行对外贸易。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失去了苏联的支撑,开始自负盈亏,如果无法进行对外贸易,白俄罗斯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因此要想发展经济,必须解决出海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内陆国出海只能选择借港出海的方式,意思就是通过其他国家的港口出海。白俄罗斯分别和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接壤,这些国家都是沿海国家,因此它们都是当时白俄罗斯借港出海的选项之一。

在这些国家之中,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且俄罗斯的海岸线最长,通过俄罗斯的领土和港口,完全可以达到进出口货物的目的。而乌克兰濒临黑海,白俄罗斯通过乌克兰的港口,可以达到从黑海进出口货物的目的。

此外还有波兰和拉脱维亚,两国都是濒临波罗的海,而且波兰的什切青港,还是中东欧多个内陆国的出海港口,比如捷克、斯洛伐克,都是通过波兰的什切青出海。但当时白俄罗斯并没有选择这些国家,而是最终选择了立陶宛。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主要通过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港出海,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克莱佩达港是一座优良的港口。这座港口位于立陶宛西部,是波罗的海沿岸的主要港口之一。在历史上,克莱佩达港曾经属于德国,德语名为梅梅尔。以前德国国歌有一句歌词,“从马斯到梅梅尔,从埃施到贝尔特,德意志,高于一切。”其中的梅梅尔位于曾经德国的东北边疆,由于港口条件优良,德国投入巨资,将其打造成了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大大提高了德国在波罗的海的影响力。

后来德国一战失败,国际联盟将其划给了立陶宛,名字也被改成了克莱佩达。由于克莱佩达是立陶宛唯一的海港,同样深受重视。现在克莱佩达已经发展成为立陶宛重要的公路枢纽,铁路要站,商业港口,建有大型货物转运基地,年吞吐量约万吨。

第二个原因,经济便利。海洋运输拥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因此大宗货物都是首选海运,而借港出海虽然要借助陆运,但也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尽可能减少陆运里程。如果白俄罗斯通过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国出海,陆运里程都比较长,而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是距离白俄罗斯最近的优良港口,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到克莱佩达的距离大约是五百多公里。综合这些原因,因此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主要通过立陶宛出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