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役是苏联首次在正面战场上战胜德国纳粹,以上百万苏军士兵生命为代价,才将德国侵略者拒之门外。这场战役也标志着德军欧洲战场失败的开始,他就是莫斯科保卫战。
年3月15日,德国撕毁慕尼黑协议,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年9月1日,纳粹德国发动闪电战,从西部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帷幕。随后,希特勒继续发动攻势,一路北上,一天征服丹麦,23天统治挪威,西晋五天征服荷兰,18天攻克比利时,绕过马奇诺防线,39天占领号称拥有最强陆军的法国。至此,德国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实力大增。
年7月31日,希特勒召开贝格霍夫会议,会议上,希特勒显露出他的野心,他表示西线已经无仗可打,于是便把矛头指向东边的苏联,计划年春天发动侵苏战争,并尽量在五个月内完成。这便是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雏形。
年12月18日,希特勒正式发布第21号命令,这项命令正式巴巴罗萨计划。总参谋长哈尔德向众人汇报计划的详细内容。此次进攻,苏联兵分三路,第一路,北方集团军指挥官冯勒布元帅率26个师越过波罗的海进攻列宁格勒,第二路南方集团军由冯伦德斯特元帅指挥,进攻苏联工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基辅,随后转战进攻高加索地区。最后一路中央集团军由冯博克元帅指挥,总兵力50一个师从华沙向东出发,目标就是莫斯科。随即,德国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
另一边,苏联对德国并不是没有提防。年12月29日,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听取首长司令部演习汇报,此次演习内容就是以德军突袭苏联为背景。演习中,由朱可夫大将指挥的蓝色方击败了由巴普洛夫大将指挥的红色方。随即朱可夫将军指出了白俄罗斯边境存有隐患。可能会成为德军的突破口。斯大林却认为,苏联的西南地区会成为德军的重点进攻对象,那里不仅有产量中的乌克兰,还有盛产石油的高加索高原。所以,无论从任何方面分析,苏联的重点防御地带应当是在乌克兰而不是白俄罗斯。
年5月27日,巴普洛夫大将收到手下来报,说前线间谍传来消息,近期德军将会进攻苏联。巴浦洛夫不但没有相信,反而还让手下从战略角度出发,德军怎么会同时展开两条战线?与巴甫洛夫想法一致的斯大林每天都收到很多这样的情报,而且来源都十分可靠,但斯大林本人最终都选择了无视。
年6月20日,布列斯特要塞内扎夫里洛夫向政委反映,他们的要塞徒有其表,连一门火炮都没有,而边境线外,每天都能听到德军坦克的轰鸣声。政委却警告他不要危言耸听,不然就以扰乱军心定罪。而此时,就在他们的不远处德军办公室,他们已经制定好突袭苏联的计划,让一支小分队躲入事先改装好的拉美火车,按照贸易协定进入苏联,随后潜入布列斯特要塞为大部队开路。第二天晚上八点,闪击战之父古德里安为出征的德军做着最后的驯话,潜伏在德军的间谍急忙把信息传回苏联,德军将于22号清晨发动攻击。
斯大林得知消息后却仍犹豫不决。此时,布列斯特要塞内德军从改装的列车上下来,换上苏军的衣服,成功潜入要塞之中。年6月22日凌晨,德军按照计划正式开始进攻,苏德第一站在布列斯特要塞展开,结果可想而知,毫无防备之心的苏联人直接被德军的铁轻松碾压。苏军很多人手里连枪都没有,与此同时,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直接朝着白俄罗斯首都明克斯推进。驻扎在乌克兰的第九机械化集团军接到集团司令部的命令后,立刻命令部队马上出发,抵抗来犯的德军。可是命令来得紧急,过了好久部队才正式上路,而另一边的德军却在快速推进,在先进的坦克面前,一切障碍都灰飞烟灭。
消息一经传来,斯大林才明白自己低估了希特勒的野心,随即他命令朱可夫大将担任西南方面军的总指挥。就在德军宣战的同一天下午四点,白俄罗斯首都被攻破,整个城市一片狼藉。西南集团军原本准备安排空军对德军的坦克进行反击,但由于空军将领的疏忽,苏军在短短两小时内便失去了架飞机。当天晚上,朱可夫前往前线,可是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军装甲师却一筹莫展。
目前他手中只有七个装甲师,而且都不满员,即使这样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就算不能取胜,也可以牵制德军进攻的步伐,给部队增援争取时间。接到进攻命令后的第八机械装甲师连夜行军公里,却因后勤不足,坦克熄火在半路之上。从进攻到现在,德军在各个方面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面上坦克快速推进,空中飞机掩护轰炸,反观苏军没有任何准备,战争开始后才慌忙准备九个没有满员的装甲师进行反击。
不过,战斗民族的战斗力不容小觑,各个装甲师拼尽全力,终于延缓了德军的进攻速度,但是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斯大林分析眼下的局势,认为搞好备战大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他的目标就是在各个防御区拖住敌人,争取时间,然后再集中兵力进行反攻。莫斯科这边愁云惨淡,而另一边的德军司令部,希特勒正在听取中央集团军简报。两周以来的军事行动,德军已经占领了明克斯里夹着距离莫斯科的路程已经走了一半。
希特勒非常兴奋,命令部队从两翼出发,将苏军包围起来,再进行消灭。7月10日、11日两天,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开始抢渡第聂伯河,朝着斯摩棱斯克进发。斯摩棱斯克是通往莫斯科的重要堡垒,若是被德军占领,那么莫斯科变得十分危险。于是,苏军派出第63步兵军前来防守,并牵制住对手。
13日凌晨,他们向对岸的德军发动突袭,从侧翼对古德里安的坦克军团展开进攻,刚开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步兵怎么跟坦克对抗,乌德里安展开反击,并突破苏军防线,直接将斯摩棱斯克收入囊中。莫斯科方面,虽然苏军前线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整个西方面军陷入了德军的包围,局面相当被动,并且此时莫斯科也岌岌可危。
斯大林就组织西方面军第16军展开反攻,突破了斯摩棱斯克东部外围地区。德军利用人数的优势以及强大的炮火与苏军展开拉锯战。年8月13日,希特勒对斯摩棱斯克调整了战略部署,又加派了两个预备队,准备在那里击溃苏军。整个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共投入60个师,苏联则先后投入18个集团军。
最终苏联还是败在了德军的炮火之下。德军此战之后正式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但是也是因为此战为后面的莫斯科保卫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也粉碎了希特勒九月份占领莫斯科的计划。
年9月30日,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在中央集团军空军的掩护下,向位于布良斯克的苏军主力发动了进攻,很快就突破了布良斯克防御圈,朝着奥廖尔方向迅速逼近。防线被突破后,布良斯克也陷入了德军的包围。最终,苏军被俘虏了58万人,只有8万多人逃生。莫斯科最高统帅司令部内为了阻止迅速推进的古德里。坦克部队斯大林命令列留申科将军带领第36摩托团与图拉炮兵学校前往莫斯科南部公里的奥廖尔州姆岑斯克市进行防御狙击。
10月4日,姆岑斯克前沿阵地,苏军的将士抓紧时间修建战壕,准备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德军坦克。没多久,德军的混编坦克集群就出现在地平线上,姆岑斯克狙击战一触即发,双方一进入射程,炮火就开始肆虐。苏军虽然已经做足准备,无奈德军的坦克非常先进,苏军的反坦克炮很难对他们产生威胁,根本压制不住德军坦克的推进。
危急关头,列留申科命令埋伏的坦克从侧翼杀出。虽然苏军坦克不多,但是奇兵天降,德军的混编坦克群很快就被压制了下来。与此同时,苏军的火箭炮营前来支援,他们带来了苏联最新式武器喀秋莎火箭炮。喀秋莎一出,古德里安的坦克彻底失去优势。这次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坦克伏击战术以及喀秋莎火箭炮,致使德军的进攻彻底被压制了下去。
年10月5日凌晨,莫斯科斯大林针对眼下的局势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应对之策。首先,斯大林决定从远东调回11个师来缓解莫斯科的压力,其次,把朱可夫大将从列宁格勒调回莫斯科前线进行指挥,最后就是发动群众修建工事,组织民兵支援前线。10月7号,被紧急调回的救火大将朱可夫抵达莫斯科,斯大林任命他为西方面军总指挥。朱可夫接到任命后直接来到。前线了解情况,结果发现战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西方面军的主力已经被德军合围,剩下的部队也在新组建的防线上坚守了好长时间。
10月12号,从远东战场赶回来的步兵师抵达莫斯科。尚未喘口气的他们立马被安排组建新的防线。随后的几天中,陆续都会有部队从德军包围圈中突围,突围部队也都被编入了新防线中。10月14日,德军对苏军的新防线发动了全面进攻,依旧是熟悉的战术,坦克军团打先锋飞机,提供空中火力援助。不过,德军的第一次进攻被苏军拦了下来,但是随后的进攻变得更加地猛烈,新搭建的防线变得岌岌可危。很快,莫斯科东部的防线被击溃,德军占领了莫斯科东部关键城市卡露伽,形势十分危急。战线距离莫斯科越来越近。
苏联国防委员会上,斯大林做出了大撤离的决定。苏联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撤退行动开始了,个工厂企业被拆除转移,先后用万节车厢送走了多万元。但斯大林和一些高级官员没有离开,选择留在莫斯科继续指挥战斗,接下来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何防御莫斯科剩下的公里防线。从一开始的9月30日,距离莫斯科多公里的战线,经过了不到三周的时间,就已经缩小到了公里左右。莫斯科危在旦夕,十月的苏联秋雨绵绵,莫斯科所有的民众被动员了起来,男人在前线厮杀,妇女老幼则在后方修建工事。
十二天里,总计发动60万人,围绕莫斯科城修筑起了三道防御工事。到了十月末,紧靠着妇女儿童就构建起了公里的反坦克战壕,群众的力量无穷大。这些的工事为后面的反攻赢得了大量的时间。10月29日,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团军从奥廖尔出发,沿着奥廖尔图拉的公路推进,朝着图拉发动了进攻。图拉前线苏军战士寸土必争,德军的推进速度变得非常缓慢,战斗昼夜不停,战况变得异常焦灼。
年11月7日,苏联在莫斯科举行一场悲壮的阅兵式,侵犯家园的敌人就在城外不远处虎视眈眈。刚从工厂运过来的坦克浩浩荡荡的穿过红场。为了节省时间,这些坦克完成阅兵后直接奔赴战场。年11月15日,希特勒在柏林国会大厦向军队发表了决战前的讲话。这次他在莫斯科城外集结了74个师,总兵力达到了万人,向着莫斯科发动坦克打头阵,步兵跟进,德军惯用的战术手法。
此时的战场已经是白雪皑皑,天气变得十分寒冷,这些对于苏联士兵来说非常有利。面对德军的大举进攻,苏联士兵没有丝毫畏惧,他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早已无路可退。看着战场远处涌来了密密麻麻的坦克,只能硬顶上去死战到底。即使苏军将士以命相抗,但面对强大的德军,防线依旧是岌岌可危。
12月6日清晨,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苏军西方面军三个集团军对峙德军阵地发动反攻,莫斯科保卫战正式转为莫斯科反击战。另一端的希特勒得知消息后,给前线的古德里安下达命令,让他一定要坚持住不许撤退。古德里安非常无奈,他有心坚持,但是战场局势已定,一个人根本改变不了结局。为减少损失,古德里安只能违抗命令,选择撤退。至此,莫斯科保卫战正式落下帷幕。
这场战役导致德军损失50多万士兵,0辆坦克、火炮、汽车等装备不计其数。被反击的德军撤退了上百公里,差点回到最初的起点。希特勒一怒之下,罢免了40多名高级将领的职务,莫斯科保卫战。是打破了德军的不败金身,也是纳粹德国东部战线走向失败的开始,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