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还是树上长的,都能通过加工装入罐头,不仅能将美味封锁,还能存放更久。这样跨越时空的食物,在特殊时期更是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在社交平台上,陆续有网友对罐头食品测评,并分享哪里的罐头最好吃。
广州网友表示“时不时会特别想吃豆豉鲮鱼罐头”。19世纪后期,广东人掀起“下南洋”的打工热潮,家人考虑到他们出外会惦记家乡味,就想着把将家乡盛产的鲮鱼让他们带走。
因为豆豉里面的油可以浸没鲮鱼,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放进瓦罐里用泥封好,就会变得非常耐储存,这种做法可以说是非常接近罐头的做法了。
也就在同一时期,随着国门被打开,罐头食品及其制作工艺开始进入中国,《广州市志》记载,广州广茂香罐头厂于年建立,是第一罐豆豉鲮鱼罐头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罐头产业的开始。一口白饭,搭配一盒豆豉鲮鱼罐头,立马胃口大开。
看到这个,东北网友表示不服,“在我们这里,黄桃罐头包治百病”
东北由于寒冷,不宜种植果树,能吃到的水果很少,所以容易储存的黄桃罐头在东北就格外受欢迎,也许是因为黄桃作为一种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每当孩子们在生病的时候,都会炫一瓶黄桃罐头。
而在长三角人们的记忆里,一定少不了午餐肉罐头。
午餐肉罐头最初是舶来品,诞生于年的美国,一开始定位是军粮。年,上海梅林罐头食品厂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食品专家指导下,按西餐的口味生产出了第一批午餐肉罐头。那一刻开始,梅林午餐肉成为午餐肉品类中被大家所熟知的品牌。
相比美国每年每人消费90公斤罐头、西欧每年每人消费50公斤、而中国的罐头消费量年人均只有8公斤。但神奇的是,中国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罐头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回顾中国的罐头产业历史,拿去卖是最重要的用途,而自己吃被排到了末位的选项,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广州市就已经有了14家罐头厂,年产量多吨,其中90%都销往南洋、美洲。
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们,对罐头的态度普遍比较冷淡呢?
首先,罐头在中国的价格并不便宜,是70、80后记忆中的“奢侈品”,只有在特殊时候或是条件优越的家庭才能享受到。
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愿意在吃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并且美味要趁热吃,而西方国家更喜爱方便的快餐或冷餐,由于罐头非常方便,打开盒子就可以直接食用,所以会在西方国家更加畅销。
还有一些人可能对于罐头这种工业化加工的食品,有着不新鲜、防腐蚀剂的误解。
罐头虽然是工业化的产物,能够长期保存,好像很不健康,但其实罐头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杀菌和真空密封两个重要的步骤,大部分罐头食品是无需加入防腐剂。
除了不用担心添加剂之外,罐头的营养成分在相对的情况下可能更高。
肉类、鱼类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加工就会迅速腐败,蔬菜、水果在采摘后如果不及时加工也会造成营养不断流失。为了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大多数罐头加工厂都设在距食材收货点不远的地方。由于罐头隔绝了氧气,因此它的营养流失少于新鲜或者冷冻水果蔬菜,真空密封也最好的保留住了食物的营养物质。
如今,黄桃罐头让罐头在生鲜、外卖等的包围圈里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了“囤货星人”和“手残党”的救星。任何食材都能被做成罐头,走上人们的餐桌,一碗热乎乎的米饭,浇上连汁带肉的罐头,接着只需要均匀搅拌,堪称下饭神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