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前50年,人类经历了两次规模宏大的世界大战。而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核心战场,作为欧洲主要国家的法国自然也参与其中。
然而,法国军队在一战和二战当中的表现却是相差很大的,一战时期,法军顽强抵抗德军进攻,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和德军反复拼杀,成功守住了本土。但到了二战时期,法国军队却丧失了战斗意志,在德军“闪击战”的疯狂攻击下,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遇了亡国危机。最终,戴高乐指挥的法军在盟军的支持下解放国土。由于法国在二战期间遭遇亡国危机,二战后的法国国际地位和20世纪初期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同样是法国军队,为何法军能在一战期间守住本土,二战期间遭遇亡国危机呢?
上图_普法战争,年7月19日—年5月10日
第一,法国国内的战斗意志,或者说抵抗意志,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相差很大。
一战时期的法国,民族情绪极其高涨。由于普法战争给法国带来了耻辱,一战时期的法国人民就把参加战争看作是“为普法战争的失败复仇”,但到了二战时期,法国人民厌战情绪严重,这种厌战情绪也直接的影响到军队高层的决策,乃至前方将士的士气和作战决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列强各国在19世纪后半期矛盾的总爆发,而法国和德国的矛盾是整个一战前夕欧洲各国矛盾的焦点,或者说是主要矛盾。年,法国领导人拿破仑三世为阻挠德国统一,主动挑起了普法战争,普鲁士军队和法军展开战斗。然而,由于拿破仑三世指挥失误,法军主力在色当战役中损失很大,普鲁士军队很快掌握战争主动权。
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人。法国民众的民族自尊心遭遇重大创伤。小说《最后一课》就是法国民众爱国心遭遇挫折的真实反映。
上图_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普法战争的失败让法国当局和民众耿耿于怀,对于法国而言,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军事上打败德国,重现拿破仑时期法兰西的雄风。然而,普法战争后的德国军力增长很快,单靠法国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无法和德国直接抗衡的。为了打压德国的崛起,法国联合与德国有矛盾的沙皇俄国,英国等国家,组成协约国阵营,在年直接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
一战爆发后,法军和德军首先爆发了边界战役。边界战役结束后,法军退守马恩河,粉碎了德军的进攻。由于德军将重兵集团投入到东普鲁士方向和俄军展开激战,年的一战欧洲战场局势相对缓和。
上图_一战中,戴着防毒面具的德国炮兵
到了年,德军重新发动攻势。为了彻底打垮法国,德军集中兵力强攻凡尔登。双方展开激烈拼杀。对于法国军队而言,凡尔登保卫战有两重含义:从战术和战役角度看,凡尔登背后就是首都巴黎,凡尔登保卫战不能失败。否则,法国就有亡国的可能。从战略角度看,凡尔登保卫战事关整个一战法国战场的成败,更关乎法兰西的民族自尊心。法国参加一战本来就是为民族尊严而战,法军必须在凡尔登和德军殊死一搏。
在贝当的指挥下,法军在凡尔登殊死抵抗。德军强行动用毒气弹也没能冲破法军的防线。为了支援凡尔登战场,法军和英军又在多门大炮的配合下,于年6月发动索姆河战役。最终,法军以伤亡40多万到50多万人的惨重代价守住了凡尔登,英法联军以伤亡60多万人的代价在索姆河牵制了德军的行动。
经过法国军队的浴血奋战,一战终于以法国的胜利而告终。法国的民族自尊心得到了恢复。一战后的法国终于在国际舞台上找到一席之地,在巴黎和会期间,法国代表自信满满的对德国提出了严厉的制裁方案。
上图_年8月份,法国士兵正在装填炮弹,同时戴着防毒面具以防毒气攻击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战让法国重新找回了民族自尊心,但一战的惨重伤亡让法国民众对战争的残酷有了全面的认识。整个一战期间,法国军队和战时生产、前线勤务人员的加起来伤亡万人,其中法军官兵阵亡多万人。无数妻子失去了丈夫,无数的父母失去了儿子。
由于一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场空前残酷的世界大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各国以全国总动员的形式参与的战争,为了挽回普法战争中失去的民族自尊心,法国人付出了极大地代价。因此,在一战结束之后,法国从上到下就掀起了一股和平主义思潮,这种和平主义思潮在二战爆发前发展到了极致:为了求得和平,为了让希特勒德国不对自己进行军事侵略,法国政府竟然可以出卖他国的利益,漠视希特勒占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后,虽然法国和英国对德国宣战,但不希望打仗的法军依然在西线按兵不动。直至年,德军占领欧洲大陆各国后集中兵力,以闪电战对法军展开进攻,法军就被德军的攻势束手无策。被和平主义思潮影响多年的法国当局压根没有做好战争的思想准备,更没有做好认真备战的军事准备。最终,法国在德军的闪击战打击下宣告亡国。
上图_二战德军进入法国巴黎
第二,法国在一战期间,其军事思想、战略和德国相差不大。
但到了二战期间,法国的军事思想和战略与德国相差很大,这是法国在一战中战胜德国,在二战初期遭遇亡国危机的重要原因,也是直接原因。
一战时期,各个大国的军事思想是:在攻击方面,各国军队集中兵力,在炮兵和航空兵的火力的掩护下向敌人的堑壕展开集中攻击。在防御方面,各国军队依托堑壕和永久性防御工事粉碎敌人的进攻。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这种军事思想就体现的极其全面。
凡尔登是法国在巴黎附近修建的坚固要塞,年2月21日,德军集中20多万兵力,在多门大炮的掩护下集中火力进攻凡尔登要塞。法军和德军展开了长达数个月的惨烈拼杀,最终,法军守住了凡尔登要塞。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就使用重兵集团,以密集的作战队形在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掩护下强攻法军阵地,而法军就使用步枪、机枪等武器,依托要塞阵地誓死抵抗。这就是一战时期各国军队攻防作战的典型战术。
上图_一战中的法国巨炮
索姆河战役也是如此,年6月下旬,英法联军集中多门火炮对德军阵地展开长达一周的猛烈炮击。到了7月1日,英法联军的步兵猛烈攻击德军阵地,德军凭借索姆河的工事誓死抵抗,双方在索姆河反复拼杀。到了9月,为了突破德军阵地,英军将18辆坦克投入实战,坦克的参战让德军惊慌失措。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一战后期,各国军队都有坦克参加实战。但坦克这种防御性、机动性和火力都很强的武器装备并没有给一战战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直至一战结束,各国军队的战术依然是步兵在炮兵掩护下强攻敌人的堑壕。
上图_二战德国第2摩托化步兵师
然而,到了二战时期,德国的战术和军事思想却进化了。巴黎和会后,德国国防军被限制在10万人。为了在限制兵力的前提下提高德军的战斗力,德军中包括古德里安在内的一批军官颇有眼光的组建起摩托化部队。这种摩托化部队机动能力强,配备坦克和装甲车、汽车,可以在航空兵火力的配合下直接绕过敌人的坚固阵地,快速穿插敌人的后方,进而完成对敌人的包围。
希特勒扩军备战后,德军摩托化部队被改编为若干装甲师,随后又被扩编为装甲军。在二战的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期间,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军就非常灵活的绕过波兰军队和法军的坚固阵地,进而穿插到敌人的后方,配合主力部队完成对敌人的包围。
上图_二战德军装甲战斗群
德军组建起了摩托化部队,展开快速机动作战,而法军却固守落后的军事思想,修建马奇诺防线以重演一战时期的“凡尔登辉煌”,但法国人不会想到,法军想在马奇诺防线重创德军,而德军偏不把马奇诺防线作为重点。
法国战役打响后,德军B集团军群佯攻,法军上当了。德军A集团军群40多个师组成的重兵不打马奇诺防线,而进攻阿登地区。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仅用了2天时间就穿越阿登山区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国境内,抵达马斯河北岸,占领色当。
上图_法国马奇诺防线示意图
随着德军突破马斯河防线,法国形势岌岌可危。最终,法军在德军的穿插包围面前损失惨重,法国当局放弃抵抗,向德军投降。
总而言之,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让法国人打赢了一战,但一战后法国人的厌战情绪和落后的军事思想,让法国人在二战初期付出了亡国的惨重代价。
作者:军事帅哥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一战全史-》徐谦辽海出版社
《铁血西线》徐焰辽宁人民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