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捷克 >> 捷克选择 >> 正文 >> 正文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捷克斯洛伐克和平

来源:捷克 时间:2022/8/5

苏东剧变时期,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三个国家,都在“西方民主化”的浪潮中分崩离析了。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倒是很好理解:苏联由15个加盟国组成,民族各异;南斯拉夫向来存在严重的族群与宗教矛盾。但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瓦解,就有点令人费解了:捷克人、斯洛伐克人都是西斯拉夫人,相互之间也没有大的仇恨,为何最终也一分为二了呢?其实,我们纵观其历史,便可以略知一二。

不可否认,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同属西斯拉夫民族,血缘关系相当接近。不过,两者虽然历史起源相同,但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却“分道扬镳”了。在漫长的欧洲中古时代,捷克(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属日耳曼人政权管辖,先是神圣罗马帝国,后是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形成后,捷克也是被奥匈“双元”中的奥地利部分所统治的。而同一时期,斯洛伐克是匈牙利王国的领土。在奥匈帝国形成后,斯洛伐克仍是匈牙利的势力范围。

一战末期,奥匈帝国崩溃,捷、斯两国各自独立。后来在协约国列强的调和下,两国于年10月28日合并成一国,也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此时,由于长期分属于不同的强权,捷、斯两族已经相互分化。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本应承认差异,尊重不同。但执掌政权的捷克高官们,却不这么认为。这些人时常发表“捷、斯是同一个民族”、斯洛伐克语是“捷克语的一种方言”等诸多言论,甚至把这种思想写进了年宪法,由此引起了很多斯洛伐克人的不满。

德国入侵时,希特勒也看出了捷、斯两族之间的小摩擦,而在此推行“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当时,德国人在捷克建立了“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这一附属政权,而在斯洛伐克建立了“斯洛伐克国”这一傀儡政府。二战时期,德国经常使用这种“分化瓦解”的手段,挑唆被占领国民众相互拆台。只是,捷、斯两族没有太大的仇恨。因此,捷克人倒是没有对斯洛伐克人大开杀戒,反而在二战结束后,对苏台德日耳曼人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算和驱逐。

不过,大的仇恨没有,小的摩擦倒是存在。二战之前,“小摩擦”是因为捷克人独占政权,引发斯洛伐克人不满;二战之后,这一情况却又颠倒了过来。冷战时期,在苏联的影响下,捷克斯洛伐克奉行“拉平”政策。进一步来说,捷克是富裕的工业区,斯洛伐克是落后的农业区。例如在年,斯洛伐克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25%,工业产值仅占8%,国民收入仅占15%,在国家生活中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为了弥补这一差距,政府经常抽取捷克的资产,对斯洛伐克进行补助。

客观地讲,“拉平”政策具有一些积极意义,这有助于带动落后地区发展,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但若过度地执行这一政策,又不免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在“拉平”的思维下,捷克人如同“奶牛”一般,给斯洛伐克人钱财,给斯洛伐克人设备,帮助斯洛伐克人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在这样一种资源倾斜下,斯洛伐克确实获利甚多。年,斯洛伐克工业产值占全国总数的30.2%,国民收入占总数的30.4%。由此一来,捷、斯两地的经济差距被极大缩小,但捷克人却认为利益受损。

除了物资上的补助外,最高政府还向斯洛伐克人给予了大量的政治权益。年的捷共改革纲领中,有干部抱怨“民族关系不对等”、“斯族权力机关职能太弱”、“应作出原则性调整”等等。于是,在同年的制度变革中,捷共领导们把国家体制由单一制改成了联邦制,还确立了“民族自决”等原则。而年的新法令又规定:捷、斯两族都拥有民族议会,在民族院的名成员中,捷、斯两族代表各占75名。这样一来,斯洛伐克人的权益倒是得到了保障,而捷克人的内心却更加不满了。

常言道,量变引起质变。再小的摩擦,在经过不断的积累后,也会形成大的隐患。80年代末期,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民族主义”的攻势下,东欧各国皆出现了乱局,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年,斯洛伐克人向联邦政府发难,声称原国家名称“未体现民族平等”,要求改名。最终,联邦会议被迫于4月21日通过决议,将国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但即便如此,捷、斯两族的矛盾仍未能化解。年后,两族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捷克经济的衰落,也带来了更大的分裂隐患。早年,捷克凭借富裕的经济生活,给予斯洛伐克相当数量的补助,由此在客观上弱化了国内的分离势力。但是到了80年代末期时,由于全球技术变革等缘故,捷克的工业,尤其是它引以为傲的军火工业,已经走向了没落。东欧剧变时,捷克领导人宣布:“捷克不再充当军火贩子。”由此大规模削减军事装备工厂,以及对外出口的武器订单。经济的停滞与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捷、斯两族间的紧张关系。

总体来说,捷克和斯洛伐克,虽然同出一脉,但却是在国际格局的大变动中,被列强拼凑到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属于“历史的仓促决定”。长期以来,捷、斯两族并没有分配好权力。80年代后期,又遭受西方“和平演变”这一剂猛药的灌输。最终,在~年之际,捷克和斯洛伐克选择了和平分家。

参考资料:《列国志·华沙条约组织与经济互助委员会》、《东欧剧变纪实》、《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制的建立、完善、危机和解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