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蔚蓝的天,挺拔深邃的灌木,带着波西米亚气息的五彩建筑,她穿着连衣裙优雅地倚在围栏边,仿佛真的是童话书中走出的公主,她是王丽坤。
王丽坤是个地道的草原女孩,在观众的印象里,她的确像是一个不曾被世俗沾染的远方佳人,可是当真正与她接触之后你会发现,她爱吃、爱玩、爱读书、爱旅行,和你身边所有的年轻女孩一样,那么真实又那么亲切。从内蒙古到北京,王丽坤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追寻梦想,这样的执着坚定,更让人对眼前这个爱笑的女孩多了一份敬佩和喜爱。
王丽坤与布拉格这座城市渊源颇深。从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到早些年的独自旅行,再到《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王丽坤总是在不觉中了解着布拉格的一切,而此次拍摄仍然巧合地选址这座捷克的文艺之都。出发前仍有疑虑,那些在别人游记中看到那么多遍的美景和绚丽的建筑,等进入我们眼中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已经被剧透太多次而没有新鲜感了呢?而这一切不确定的念想,在我们下了飞机踏上布拉格的一刹那就开始打消了。
对布拉格的最初印象是考夫曼的电影《布拉格之恋》。电影中的布拉格阴暗紧张,加上时常压抑的气氛,给主人公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爱情带来了一些慌张感。在苏军入侵布拉格之后的一段描写反抗人民的片段中,托马斯和特丽莎奔走在慌乱的人群中间,让人感觉到另一种抑郁。在布拉格,一切都很压抑,而此刻我们眼前阳光灿烂的布拉格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一本书和一部电影让人们知道了昆德拉,随即知道了他的祖国捷克。
捷克,这所文学的家园,今天的童话依然在继续中。城堡固然是布拉格的主角,但也是它的背景,没有它作为背景,画面也少了主题。电车很有节奏地在街巷中行驶,街道两旁尽是风格各异的建筑,一幢连一幢,流光溢彩般从车窗闪过。
人们爱它不仅是迷恋它保存完好的各式华丽精美、富有活力与故事的建筑,它们也许受到了岁月的洗礼,皇宫墙上的壁画已经脱落斑驳,黑黑的火药塔诉说着它曾经遭受过的劫难,凝重的查理大桥下的桥墩已经打上了木桩,一切古老而凝重。
凝望夕阳下的查理大桥,桥上人来人往,桥下的水鸟纷飞四起,夕阳的金色和晚霞的红色照耀在黑褐色的查理大桥,在这里,你感觉到历史的庄严。而在桥上,人们纷纷驻足各个小摊铺,有各色的艺人表演,音乐四起,人们伴随着音乐哼唱鼓掌叫好,恍惚间,你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眺望远方的布拉格城堡,你才会相信,这样一座魅力的城市,它就是能将古老和现代的活力结合得如此美妙,如此天衣无缝。
作家韩晗在一篇文章中说,布拉格是一座有着知识分子担当的城市。的确,林立的高塔、梦幻的色彩让这里成为文青的天堂。除此之外,布拉格又是一座音乐都市,是《唐璜》首演和成名的地方,布拉格的各家音乐厅几乎每晚都有演出,节目繁多。其中最出名的音乐厅是斯美塔那音乐厅,里面装饰豪华,却仍抵不住那种文艺气息。每年布拉格之春的开幕式就在这里举行。斯美塔那的交响组曲《我的祖国》的第二章,也是每年布拉格之春开幕式的开场曲。虽然这次并没有赶上这个久负盛名的交响乐节,却也幸运地在斯美塔欣赏了一场音乐会,仿佛让人心甘情愿地掉进了艺术的漩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