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捷克 >> 捷克图片 >> 正文 >> 正文

欧洲战略自主就是反美那是在想当然

来源:捷克 时间:2023/10/12
北京中科白癫疯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当马克龙重提“欧洲战略自主”论之后,舆论场上是一片欢呼,仿佛欧洲开始“反美”了,仿佛美国搭建的援乌同盟就要崩塌了,仿佛西方反俄阵营即将瓦解。当然,心情可以理解,毕竟是“苦美已久”,毕竟想冲破美国的“霸权壁垒”。不过,需要清醒的是,欧洲的“自主”不能与欧洲“反美”划等号。否则,会影响对国际局势发展和走向的判断。

欧洲“自主”是个正确的选择,亦是天经地义,本无可厚非。不过,从评论区中可以感受到,有一部分网友误读了欧洲“战略自主”的性质,将其与欧洲会“反美”划上了等号。再者,即便是欧洲的“自主”具有“反美”的客观性,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无疑是任重道远。

有人曾将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形容为:美国的政治制度脱胎于英国,美国的文化源自于欧洲,所以,美国的文明体系就是欧洲文明的“变种”。

而对于美国、欧洲、俄罗斯三者之间的历史渊源,也有人形容道:美国是欧洲的“本家”,俄罗斯是欧洲的“外戚”。因此,美国与欧洲可以打个“狗血喷头”,但随后就会“不计前嫌”,甚至是“一致对外”。

而俄罗斯一旦与欧洲发生冲突,便是“死敌”,甚至是三五十年“不相往来”,因为欧洲人敏感、记仇,因为欧洲人信奉“内外有别”,因为欧洲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以上的“比喻”和“形容”,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俄罗斯在融入欧洲的进程中总是会“碰一鼻子灰”,为什么欧洲明知“吃亏”也要与美国“穿一条裤子”了。

具体到价值观层面来说,欧洲与美国更接近,而与俄罗斯则是南辕北辙;就情感而言,欧洲与美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而欧洲与俄罗斯则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最主要的是,欧洲对美俄行为方式的感受决定了彼此之间的关系程度。即欧洲能够与美国结盟,而与俄罗斯则是“不敢深交”。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欧洲分别与美国和苏俄在冷战及冷战后相处的经历颇能说明一些问题。比如,二战后基于美苏争霸,欧洲被一分为二,并不幸成为了冷战的前沿阵地。而在北约和华沙两大军事集团漫长的争斗中,欧洲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心态发生了“颠覆性”改变。

在冷战后期,西欧国家仍然是美国盟友,而东欧国家则纷纷脱离华沙集团、脱离苏联,转而向美国靠拢。即便是在苏联解体,俄罗斯逐渐恢复后,这样的趋势仍然没有停止。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除了以上列举的原因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欧洲更能接受美国的行为方式。

有人曾分析说,美国和苏俄都具有霸权性,但二者的霸权方式却迥异。美国是只打“外人”不打盟友,苏联是只打“盟友”和不相干的第三方,但唯独不打“对手”(指北约)。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状况。

在整个冷战时期,苏联揍了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吓唬了波兰,原因是不听话。苏联还揍了“阳奉阴违”的阿富汗。此外,苏联还要与最大的邻国兵戎相见。反观美国,没有揍过任何一个欧洲盟友,即便是不听话的,也只是晾在那里冷处理。比如说法国当年退出北约,美国仍然是该干嘛干嘛。结果呢?法国在年时又回去了。

即便是在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逐渐恢复的现在,俄罗斯又教训了原来曾在“一口锅里吃饭”的格鲁吉亚,现在正在揍“亲兄弟”乌克兰。从某种程度来说,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国家和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难免会因此战战兢兢。而有人怕,俄罗斯自然会很爽。

但有没有想过,“爽”过之后呢?比如,让这些国家在美俄之间“二选一”的话,他们会选谁呢?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舆论场上有观点认为,欧洲国家不够“聪明”,宁愿被美国“割韭菜”,也要放弃俄罗斯的廉价能源,这不是自取灭亡吗?我们姑且不论欧洲国家这样做的价值观因素,仅从经济角度来说,有两个例子似乎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在冷战时期,美苏分别领导着两大阵营。渐渐地人们发现,美国的盟友一个个富了起来,而苏联领导的阵营却一个个穷了下去。知道什么原因吗?那是因为美国搞了个马歇尔计划,给美国的欧洲盟友提供技术、资金。

而苏联给盟友提供的要么是廉价能源,要么就是武器。直白地说,那点能源差价甚至不足以弥补请苏联专家去维修武器的费用,因为苏联不向这些盟友提供较为重要的技术。

就美苏在经济和发展问题上对待盟友的不同方式,有人总结说,美国是先将欧洲这棵韭菜养得茁壮,然后才一茬一茬的割,必要时就缓缓再割,而且会给施点肥。而苏联则是不管你地里韭菜的长势如何,只要不听话,就会连根拔起,且不管你是否需要“勒紧裤带过日子”,账必须还。这是有历史出处的,很多人都经历过。

再来说说现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可以说是俄罗斯能源的最大受益者。然而,白俄罗斯的发展水平有目共睹,乌克兰也曾穷困潦倒,甚至变卖了苏联留下的军工家当,而那时,乌克兰与俄罗斯并没有撕破脸。有人说那是因为乌克兰政治折腾所致。可是,即便是不折腾,它也不可能超过俄罗斯,而俄罗斯的发展水平不也就在那里摆着吗?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显而易见,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并不能拉住乌克兰向西倾斜的身体,而“挣脱”俄罗斯的结果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即打烂了也不会再回头。

再从欧洲层面来说,没有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欧洲国家的经济确实会受到影响。但是,那显然不是“致命”的。因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来都不是能源,而是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例证有两个,一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能源国家蜕变为发达国家。二是能源需求国的我们和印度、越南等都保持了很多年的高速发展期。

再者,像德国这样的国家,就怕被“逼”,一逼就可能会在能源创新上取得突破。一旦突破了,又是个领先的局面。所以,俄罗斯的能源是把“双刃剑”。

试想,当俄罗斯的能源不是欧洲国家的“必需品”时,也就失去了对欧洲的吸引力。即便是欧洲战略自主了,它会站在俄罗斯一边而去反对在技术、资金、创新、市场上更有优势的美国吗?

再从欧洲之外的情况而论,基于欧洲国家与美国的历史渊源,以及彼此相近的价值观,即便是欧洲可以战略自主,谁又能保证在最关键时刻它不会站队美国?其实,欧洲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欧洲人的“脚后跟”。

此外,就算欧洲的“战略自主”可以在客观上起到“反美”的作用,但欧洲能够轻易实现“自主”吗?

之所以说马克龙是重提“欧洲战略自主”论,是因为早在年的时候法国就提出过。而马克龙上台后甚至还提出了“北约脑死亡”论和组建欧洲军计划。然而,在美国的一轮打压下,就像一阵风刮过去了。

其实,欧洲“战略自主”的首要条件是团结——发出一个声音。然而,欧洲有几十个国家,即便是欧盟,也有27个成员国。想想看,这么多国家能够在“反美”问题上达成一致吗?事实上,马克龙刚发声就遭到了东欧国家的反对。

在回应马克龙的“自主”论时,波兰总统杜达表示:波兰反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欧洲自主论,反对北约分化,只有同美国加强沟通交流,才是欧洲安全的保障。事实上,在欧洲国家中,持杜达这样的观点者不在少数。

众所周知,跨大西洋联盟是美国在世界上行使霸权的“基石”,也正因为此,美国更不会放松对欧洲的控制。事实上,从美国支持英国脱欧,到美军在波兰建立常驻基地,其实就是在防备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主要国家的“异动”。几乎可以肯定,一旦法国开始推动欧洲自主,美国极有可能会让欧洲和欧盟分裂。

客观地说,欧洲的“战略自主”只是努力方向,距离实现尚远。也就遑论反美了。当然,理论上也存在着可能。比如美国彻底衰落了,或者是欧洲“统一”了。但是,谁又有能力统一欧洲呢?所以,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欧洲战略自主”可能只是一道“伪命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